本文聚焦于36家基金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分析了头部基金公司的业绩表现、行业头部效应,以及基金公司普遍面临的增规模不增收入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债基和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变化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截至3月29日晚间,已有至少36家基金公司公布了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数据。
从整体数据来看,这36家基金管理人2024年净利润合计达到272.98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7.8亿元。不过,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基金管理人仅有19家,占比刚过半。具体来看,有9家公募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2家同比下滑;16家公募处于“1 – 10亿元”梯队,其中5家实现了营收与净利双升;12家公募净利低于1亿元,其中5家实现弯道超车,2家由盈转亏。
目前,易方达基金以39亿元的2024年净利润位居榜首。与2023年同期相比,南方基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23.52亿元,成功反超华夏基金,暂列第二位;工银瑞信基金重新跻身“20亿俱乐部”,并反超广发基金。
头部效应显著
2024年,易方达基金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依旧位居行业首位。广发证券2024年报显示,易方达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05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22.43%。不过,去年易方达基金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3.13%,降至121.09亿元;而净利润则增加了15.33%,达到39亿元。
紧随其后的南方基金在去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2024年,南方基金实现营业收入75.23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11.59%;净利润为23.52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16.92%,超过了华夏基金。华泰证券年报指出,南方基金持续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截至去年底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2.47万亿元。
华夏基金在2024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7.04亿元,增幅为9.61%;实现净利润21.58亿元,同比增加1.45亿元,增幅为7.2%。
工银瑞信基金2024年净利润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8.65%,暂列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之首。与2023年的净利润排名相比,工银瑞信基金的净利润已超越广发基金。广发基金在2024年实现营收72.6亿元,同比减少5.01%;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加2.56%。
富国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等4家公司2024年净利润也在15亿元以上。与2023年相比,富国基金、招商基金出现净利润下滑,而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则实现了净利润增长。
目前,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的净利润合计值为199.06亿元,占36家基金管理人净利润总额的72.92%,这充分显示出行业的头部化效应依旧十分显著。
增规模不增收入
尽管头部基金公司优势明显,但从收入端来看,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有半数去年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同比下滑,这是费率改革带来的直接结果。
管理费收入作为基金公司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对公司整体营收影响较大。而去年更多基金降低了费率,导致基金公司普遍出现增规模但不增收入的情况。
例如,截至去年底,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4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9.93%;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8403.56亿元,行业排名第三。然而,Wind数据显示,广发基金已披露的396只公募产品,去年合计的管理费用为58.43亿元,较2023年增加33只产品的情况下,管理费却减少了12.21%。
营业收入稍有下滑的万家基金,截至2024年底公募管理规模合计4998.6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6.81%。但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已披露年报中,旗下公募产品2024年底合计管理资金资产较2023年增加25.78%,但管理费减少4.11%至16.58亿元。
收入的下滑对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的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在纳入统计的基金管理人中,16家去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在这些下滑的公司中,超七成净利润同步下滑,仅有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中海基金等4家管理人实现增利。
除了中海基金因原有基数较小,去年得益于债基公募规模增长,公司扭亏为盈;其余增利的均为头部公司。中泰资管去年净利润4767.09万元,同比减少1.74亿元,减幅达78.57%。中泰证券年报提到,中泰资管公募基金规模和业绩持续提升,公募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去年中泰资管手续费收入减少及销售费用等增加。
此外,由于去年债牛行情,债基规模攀升,主动权益基金下滑,成为行业共同趋势。中基协数据显示,去年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4438.53亿元,而债基规模增加1.53万亿元。同时,在被动化投资背景下,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增加1.62万亿元。
但相较于主动权益基金,债基、被动指数型基金整体管理费率较低。以往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比重较大的基金公司,即便近年加大发力债基、被动指基等,短期也难以抵消规模流失的影响。
比如,交银施罗德基金是目前披露数据的公司中,去年净利润下滑最多的一家。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79亿元,较2023年减少3.22亿元,减幅为26.81%。交通银行年报提到,去年,交银施罗德基金加速布局被动指数产品以满足客户资产配置需求。而Wind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5374.22亿元,增长502.38亿元,但非货公募规模缩水449.17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了250亿元。
本文对36家基金公司2024年业绩进行了全面分析,展现了行业头部效应显著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基金公司面临的增规模不增收入的困境,以及债基和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变化带来的影响。头部基金公司虽然在净利润方面占据优势,但也受到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中小基金公司则面临更大的经营挑战。未来,基金公司需要在产品布局、费率策略等方面做出调整,以应对行业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