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让黄帝陵保护有法可依

4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该条例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阐述了条例的内容、意义,还提到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相关信息。

4月1日起,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让黄帝陵保护有法可依

这里展示的是黄帝陵全景(资料照片)。

本报讯 (记者 王姿颐)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4月1日起,《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黄帝陵保护工作迈入了法治化的崭新阶段。

这部《条例》内容丰富,涵盖了5章31条。它从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法律责任等多个关键方面,对黄帝陵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规定。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赵虹介绍道:“《条例》的制定意义重大,它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的高度,以强大的法治力量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以往的文物类立法有所不同,《条例》在明确文物保护的核心任务时,更加注重彰显黄帝陵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致力于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同时,《条例》还将实践中已经形成共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固化,并上升为具有权威性的法律规定。”

《条例》进一步扩展了黄帝陵的保护对象范围。在重点保护文物本体的基础上,将保护区域内以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为代表的桥山古柏群等古树名木纳入保护范畴,这些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是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时,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列为保护对象,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精神内涵;此外,周边的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也成为了保护的重要内容,以确保黄帝陵整体环境的和谐与完整。

根据《条例》规定,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肩负着黄帝陵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的重要职责。该委员会需要编制黄帝陵园区的发展规划,并且做好与延安市、黄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黄帝陵保护规划的衔接工作,以确保各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同时,还要组织实施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规范并指导其他祭祀活动,积极开展黄帝文化、黄帝陵文化的挖掘、研究、阐释和宣传等工作,让黄帝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浩斌表示:“我们将协同各方力量,全力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让这一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4日9时50分举行,届时将有众多中华儿女共同缅怀先祖。

《条例》明确规定,省人民政府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于每年清明节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以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为主旨,充分体现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爱国主义等价值追求。公祭活动要求庄严、肃穆、隆重、节俭,以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之情。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井凯笛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条例》针对黄帝陵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执法机关能够依据这些规定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对黄帝陵依法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的保护工作。”

赵虹强调:“《条例》对于加深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对黄帝陵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的施行展开,介绍了条例的内容、对黄帝陵保护对象的扩展、相关管理部门职责等,还提及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该条例的施行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对传承黄帝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044.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