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为转让小吃车向青岛捷铺商业服务有限公司支付1600元推广费,然而三个月过去小吃车几乎无人问津,且中介提供的链接难找、意向客户电话为空号,张女士要求提供推广证据遭拒,随后信网联系中介,同时有调解员和律师对此事进行分析。
以下是张女士与中介杨经理的聊天记录 (来源:受访者)
信网3月31日消息,在当今的商业转让市场中,花钱寻求推广服务本是为了达成目标,可张女士却遭遇了糟心的经历。她花费金钱购买推广服务,结果一开始连自己小吃车的推广链接都找不到,中介发来的所谓意向客户电话居然还是空号。说起这段遭遇,张女士满心都是无奈,觉得自己这钱花得实在是冤枉。
原来,张女士在崂山区丽达步行街经营着一个小吃车。由于经营方面出现问题,她打算把小吃车转让出去。今年1月中旬,张女士在小红书上看到青岛捷铺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铺商业”)能提供中介转让服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女士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并缴纳了1600元的中介费。合同里明确规定,公司会提供网络推广服务,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在58同城、安居客、微信小程序等多个平台展示并购买推广服务,而且一旦服务开始,费用不予退还。
“我给小吃车定价3万转让。交钱之前,中介在微信上跟我说有90%的可能两个月就能转出去,我这才放心交了钱。”张女士无奈地说道。可现实却让她大失所望,等了整整3个月,只有一个人来询问,而且这个人还把价格压到1万,还要求张女士多承担两个月租金5000元,一看就不是诚心购买的。签了合同后,张女士自己在网上搜索过小吃车广告,却怎么都找不到。“当时我还问了中介,他说他也没找到,之后问了同事才给我发了链接。”更让张女士气愤的是,为了证明公司确实做了推广,中介发给她几个有意向客户的电话,可打过去全是空号。
以上这些情况让张女士不得不怀疑捷铺商业是“光拿钱不办事”,根本没有认真给自己的小吃车做推广。于是,张女士找到捷铺商业的公司经理,要求提供推广的证据。“但对方说这是商业机密,不能给我看。”张女士很是无奈。
信网通过电话联系到了捷铺商业的杨经理。杨经理表示,公司与58同城、安居客等平台都有合作,推广工作已经完成,还称张女士可以去和各个平台落实情况。“我们在合同上已经有明确规定,开通服务后相关费用不涉及退还。”杨经理强调。
青岛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对此进行了分析。调解员指出,合同中提到的“不予退费”条款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具体审查。通常情况下,这种格式化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公平、不合理地限制消费者的权利,从而被认定无效。不过,这也取决于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及双方的真实意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对其服务质量负责,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给消费者。如果中介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明,那么他们的辩解可能是站不住脚的。张女士有权要求中介公司返还部分或全部服务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索赔。如果中介不能合理解释为何未能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服务效果,张女士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曹严龙律师也发表了看法。曹律师表示:“张女士购买中介服务没有获得相应的结果,合理怀疑中介没有做好宣传推广服务,因此中介理应拿出相关证据证明自己做了相关的服务。若确实是有服务没有做到位,可以通过协商扣除部分费用,将剩余部分退还。”同时,曹律师提醒消费者,在选择中介服务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王梦婷)
本文围绕张女士花1600元让捷铺商业推广小吃车却未达预期效果展开,中介拒绝提供推广证据,杨经理称推广已完成且费用不退。调解员和律师分析认为,若中介无法证明服务到位,张女士有权要求退费并索赔,同时提醒消费者选择中介服务时要注意合同条款。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