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在北京召开的相关情况,包括现场发布的多项成果,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展示,以及相关白皮书和重点方向对具身智能未来发展的规划,同时还提及了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和企业数量。
在3月29日至30日这两天,一场聚焦前沿科技的盛会——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大会成果丰硕,现场重磅发布了“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还推出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总台记者毛宇轩在大会现场进行了实时报道。他所在之处,正是中国具身智能大会的核心区域。如今,具身智能机器人正朝着通用泛化、实用化以及应用化的场景大步迈进。在他眼前,呈现出一个无人值守的便利店场景,这里的机器人导购表现十分出色。它不仅能够精准、轻柔地拿起易碎的盒装饼干,对于瓶装饮料的操作也是得心应手。这一系列动作,充分体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强大的通用泛化能力。
像这样先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在本次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精彩亮相,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常设展中也有展出。可以看到,这些机器人已经开始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开启了落地应用的新篇章。
对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此次发布的“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如同一张精准的地图,系统性地梳理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路线图,涵盖了多模态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学习、具身大模型等多个关键领域。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也详细地解释了具身智能的概念与内涵、关键技术、数据集和平台,深入分析了目前的行业应用情况,并对具身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展望。
记者从此次论坛中还了解到,在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3500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400家。这充分显示出北京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本次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发布的多项成果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落地应用。同时,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也预示着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