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T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资金效率比拼的背景下,翰林汇、国信通达等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困境,以及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如“京保贝”“订货贷”等,帮助这些企业提升融资效率和经营竞争力,同时阐述了京东供金服务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的优势和战略方向,最后指出其在消费提振背景下助力商家应对资金挑战、推动消费产业高质量发展。
翰林汇,作为一家在市场中经营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企业,有着独特的行业地位,它是最早将IBM引入国内的企业。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ICT行业,企业面临着一场资金效率的激烈比拼。向上游采购产品时,需要提前支付预付款;而向下游销售产品后,又要等待回款账期。要是赶上大促活动,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更是成倍增加,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备货和运营,而且对资金的时效性要求极高,常常是上午刚提出资金需求,下午就希望能拿到融资,以满足业务的紧急需求。
此前,翰林汇一直使用传统融资服务。然而,传统融资服务存在诸多弊端。对方往往要求企业提前两周提交背调材料,而且业务办理需要在线下进行,整个融资周期较长。这种缓慢的融资速度根本无法适应翰林汇争分夺秒的业务节奏,在关键时刻常常让企业陷入资金紧张的困境。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资金链就如同企业的生命线。融资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融资成本过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融资速度则影响着企业的周转效率,快速的融资能让企业及时抓住市场机会,提升运营效率;融资方式更是关键,它决定了企业能否利用自身的业务数据进行融资,进而建立起产业链内的协同合作关系,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作为数据最先渗透进产业环节、发挥生产力的部分,率先享受到了数字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百信、国信通达、翰林汇等企业纷纷开始尝试使用融合了技术属性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希望借此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和经营竞争力。
技术时代的解决之道
在面对融资需求时,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由于自身情况的差异,能提供的融资依据各不相同,因此适用的融资产品也大相径庭。针对这种情况,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为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融资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翰林汇作为京东自营商家,选择使用了面向自营供应商的“京保贝”。“京保贝”是业内收款纯互联网的保理融资产品,已经成立12年,具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体系,能够大幅缩短融资周期。每逢大促期间,翰林汇的资金需求十分紧迫,经常当天做好资金规划,第二天就需要放款。而“京保贝”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即使到了夜里12点,它也能迅速启动审批流程,确保第二天的放款进度不受影响,为翰林汇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2023年的11.11期间,翰林汇面临着6 – 7亿元的资金需求,而原有的投资额度已经见底。“京保贝”迅速对翰林汇的情况进行评估,第二天近5亿元资金就顺利到账,及时解决了翰林汇的资金难题,让企业能够顺利开展大促活动。
“融资效率关乎企业效率”这句话在翰林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据翰林汇总裁助理兼财务部负责人马宁介绍,使用“京保贝”以后,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提升了近20%。自从成为“京保贝”的长期客户,翰林汇与京东零售的合作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数亿元一路攀升至近70亿元。可以说,“京保贝”伴随着翰林汇的发展,成为了企业值得信赖的资金伙伴。
国信通达则选择使用了京东的物流融资产品“订货贷”,该产品以向品牌商的订单为依据进行融资。基于京东与品牌商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订货贷”这项融资服务能够将款项直接打给品牌商,作为采购的预付款。同时,它会将品牌商的发货直接入库指定监管仓,保证专款专用,从而大幅降低了授信成本,为国信通达解决了融资过程中的成本难题。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京保贝”,还是近期升级的“订货贷”“货押贷”,都正在成为产业链企业融资的有力支持。以物流融资为例,“订货贷”和“货押贷”支持全国入仓,已经覆盖了2000 + 库房的超5000万平米监管面积,抵押品超过1亿件,提供融资超过400亿元,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信赖的资金伙伴。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
这些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融合了科技和金融属性,同时充分兼顾了产业的实际需求。在以往,供应链金融服务往往只聚焦于单点,无法充分利用企业间的业务数据作为授信依据。然而,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产业链的加速融合,产业链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彼此啮合、数据相互印证。这些数据成为了新的授信依据,能够覆盖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无法触及的角落,为更多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能够率先尝到技术红利“低垂的果实”,推出形式灵活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其根本优势在于依托京东强大的产业基础。举例来说,京东连接了数十万品牌商和制造企业,以及全国大型产业带,这使得京东与核心企业有广泛的业务来往,能够将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到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同时,以物流金融产品为例,正是因为京东物流和产发的广泛布局,客户货物入监管仓后,能够实现高效便捷的融资,同时还能为仓储和物流环节提效。这些优势是扎根于产业的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所独有的,外界难以复制。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了产业链彼此交织、供应链上下游依存、企业数字化普及的趋势,此前提出了“四个一体化”的战略方向,即:内场 + 外场、科技 + 金融、上游 + 下游、B端 + C端的一体化。
举例来说,TCL集团能够利用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服务,满足上游电视、空调等原材料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天音控股、荣耀、紫光数码等企业,则能将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到下游经销商。荣耀就依靠京东的服务,为下游1/2/3级超过200家经销商建立起融资体系,并利用京东支付和白条覆盖门店消费者,共同整合进荣耀资金体系内,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资金运转效率。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表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创造客户价值,而现金流是衡量这一价值的最终标准”。随着融资通道的畅通,企业的资金周转更加灵活,其价值也在不断被放大。
纽仕兰新云利用“京保贝”,成功解决了大促前的备货问题。该企业电商高级总监Jacky表示:“过去,资金压力让我们只能‘看眼前’;现在我们则可以‘谋长远’”。国信通达使用“货押贷”后,订单处理效率提升了30%,运营成本降低了15%,企业资金周转率提升至1.8倍,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结语
消费提振带来的资金大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可能会限制企业的销售增长,让商家眼睁睁看着商机流逝,但如果企业能够迈过这道坎,就能够提升自身的融资和整体效率,与其他商家拉开差距。有电商行业人士观察发现,今年商家对融资的需求十分旺盛,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升级速度异常迅猛,带动了商家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提供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之外,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还在近期上线了国补商家“百亿计划”,为商家提供覆盖以“京保贝”“订货贷”“货押贷”等六大产品的百亿元专项提额、息费补贴服务。商家使用热情高涨,目前已提供融资支持超百亿元,助力销售额同比增长80%。
随着消费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正携手商家伙伴,共同面对资金挑战,助力消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围绕ICT行业企业融资难题展开,介绍了翰林汇、国信通达等企业在传统融资服务下的困境,以及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通过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四个一体化”战略,为企业提升融资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业务规模。在消费提振带来资金大考的背景下,京东供金服务不仅帮助企业应对挑战,还推动了消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