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31日银行股的市场表现,介绍了A股和港股内银股的走强情况,同时阐述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消息,以及相关银行的定增方案和券商对此的看法。
在3月31日的金融市场中,银行股呈现出强劲的走势。截至稿件发布时,银行股在盘中的表现十分亮眼。其中,江阴银行涨幅超过5%,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动力;建设银行涨幅逾3%,稳步上扬;上海银行涨幅接近3%,其股价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显示出市场对其高度的认可;中国银行涨幅超2%,股价再度刷新记录,总市值成功突破1.65万亿元,成交额达到7.49亿元,交易十分活跃。
与此同时,港股内银股也多数呈现走强态势。中原银行、建设银行涨幅超过4%,中国银行涨幅超2%,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涨幅超1%。众多银行股的上涨,反映出整个银行板块在市场中的积极表现。
从消息层面来看,财政部有重大举措。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金额高达5000亿元。此次发行特别国债的目的十分明确,是为了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并且,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严格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稳妥推进,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财政部还表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状况十分稳健。它们的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另一方面,有利于银行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3月30日,建行、交行、中行、邮储银行纷纷发布公告。这些银行的董事会一致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并且还发布了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战略投资的公告。
具体来看,各银行的定增方案各有特点。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300亿元;中国银行拟向财政部定增募资,金额不超过1650亿元,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建设银行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募资10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交通银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00亿元,发行对象包括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
华福证券针对此次情况指出,大行增资的预期其实已经发酵了很长时间,本次相关举措的落地,完全符合市场预期。虽然在短期内,定增会对原股东权益带来一定程度的摊薄,但这种摊薄幅度是可控的。而且,国有大行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角色,资本的增厚既能够对系统稳定性形成托底作用,又可以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的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循环。如果在短期内,因为市场情绪的影响而造成相关银行股价出现扰动,那么这或许会创造出买入的机会。
平安证券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平安证券认为,四家银行资本的增厚有助于它们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强风险抵补能力,能够有效抵御资产质量尤其是零售资产质量的波动。同时,也有助于它们持续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虽然定增会小幅摊薄股息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平安证券持续看好红利价值。考虑到四家大行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在资本补充完成后有望保持,长期股息水平仍有上行的空间。
本文围绕3月31日银行股的市场表现展开,介绍了A股和港股内银股的上涨情况,阐述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举措及意义,还说明了相关银行的定增方案。券商普遍认为此次资本补充符合市场预期,虽短期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有利于银行稳健发展和经济正向循环,为投资者创造机会。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