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马灯,照亮渡江战役的历史荣光

本文通过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带领读者走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介绍了邓小平同志的一盏马灯,讲述了这盏马灯背后在渡江战役中的历史故事以及它最后的归宿。

革命文物,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的鲜活载体,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凭借。

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开启了一场独特的红色之旅,它邀请大家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一同“打卡”红色地标,“云鉴”红色馆藏,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聚焦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的一件馆藏文物——邓小平同志的一盏马灯。

一盏马灯,照亮渡江战役的历史荣光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邓小平同志卧室的办公桌上,有一盏马灯显得格外醒目。在那渡江战役近30个不眠的夜晚里,这盏马灯一直静静地陪伴在邓小平同志身旁。它就像一位忠诚的见证者,见证了邓小平同志为了夺取战役胜利,夜以继日、辛勤操劳的每一个瞬间。

在这温暖而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来自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以及渡江前线的电报如同雪花般络绎不绝地传来,总前委、华东局的一份份重要文件也相继从这里传出。同样是在这盏灯下,邓小平同志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修改、签发各类重要文件。他深思熟虑,精心作出关于接管江南新区的人事安排,每一个决策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

随着解放大军胜利的步伐不断迈进,渡江战役总前委开始移师南进。1949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总前委一行走出了瑶岗村。当他们走到村外的道路上时,远远地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田埂上忙碌地给秧田灌水。邓小平同志看到这一幕,便对身边拿着马灯替他照路的警卫员说道:“你把马灯送去给那位老乡照亮吧……”警卫员一听要把马灯送人,连忙摇头拒绝说:“不行,这盏马灯从大别山的时候,我就一直替你带着它,送了别人,你用啥?”邓小平同志耐心劝道:“你这小鬼,到了南京就有电灯了,把它送给老乡发挥余热,不是更好吗?”

就这样,这盏曾跟随邓小平同志在大别山驰骋疆场,又见证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马灯,最终留在了瑶岗,重新回到了当年邓小平卧室的办公桌上。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文通过介绍邓小平同志的一盏马灯,展现了渡江战役时期邓小平同志为革命事业日夜操劳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关心百姓的情怀。这盏马灯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激励着我们传承革命精神,奋勇前行。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889.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