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医保:宣传美好,理赔却难上加难

多位家长为孩子购买少儿医疗保险后遭遇的种种问题,包括保险条款暗藏玄机、虚假宣传诱导购买以及增值服务名不副实等,反映出少儿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的乱象,引发了家长们对规范市场的呼吁。

近日,《法治日报》关注到少儿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来自广东的徐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遭遇。“去年8月,我花800多元给孩子买了少儿医疗保险。孩子得了肺炎后,保险公司却不理赔,说有90天等待期,其间患病不理赔。前段时间孩子又得了肺炎,保险公司还是不赔,理由是等待期得过肺炎,属于既往病史,无法赔偿。”徐女士气愤地说道,“这样重要的条款,先前保险公司没有工作人员告知我,也没有用显著方式标明。我现在想退掉这款保险,结果被告知只能返还几十元。既不给赔也不给退,真是太坑了!”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弱、易患病,加上家长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意外,为减轻今后可能的医疗负担,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少儿医疗保险。然而,一些保险存在条款规定模糊、虚假宣传诱导购买、增值服务承诺兑现打折扣等问题,饱受家长诟病,大家呼吁进一步规范这一市场。

保险条款暗藏玄机

徐女士看到一款少儿长期医疗保险的宣传,“没有免赔额,门诊、住院1元起赔,至少80%比例赔付;麻疹、手足口等40种少儿常见病均可理赔;不仅孩子住院有保障,像被宠物咬伤、烫伤烧伤、高处跌落等意外同样涵盖;不仅小病赔得到,对大病保障也很到位,针对100多种特定重大疾病;赔付比例100%,还能申请特需医院VIP免费医疗,每年累计赔付总额400万元……”她心动不已,便给自己一岁多的孩子购买了这款保险。可没想到,孩子两次肺炎治疗,都没有得到理赔。

浙江的王女士也有类似遭遇。她花500多元给孩子买了一款少儿医疗保险,买后一星期,孩子发烧去医院看病,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却被拒绝,理由是该款保险有30天等待期。“我翻了几遍合同,里面根本没有‘等待期’的规定,购买时对方也没有明示有所谓的‘等待期’。”王女士无奈地说,她据理力争,但对方客服直接断线不理她了,“没办法,只当自己花钱买了个教训”。

河北的陈先生为4岁的儿子买少儿医疗保险时,保险代理人明确表示,该保险涵盖所有常见少儿疾病的治疗费用,报销比例最高100%,不管门诊还是住院都能报,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提醒。陈先生觉得这份保险很合适,便签了合同。半年后,孩子因病住院,陈先生申请理赔,可报销比例却低得出奇。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他才发现,合同里对不同疾病的报销比例有细致划分,相对常见的疾病,报销比例处于低档位。陈先生十分后悔当初轻信了保险代理人的片面之词,没有仔细研读合同条款,“这样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明确告知投保人吗”?

虚假宣传诱导购买

“100%赔付”“全范围覆盖”“0免赔额”“高端儿童体检套餐”……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少儿医疗保险的宣传很“美好”,让家长们心动不已。湖北的刘女士在浏览某保险公司网站时,被一款少儿医疗保险的宣传页面吸引,页面上醒目地写着“全方位少儿健康保障,重大疾病保额高达百万,涵盖多种常见疾病”。她拨打客服电话咨询,客服人员同样强调了保险的高额保障和全面覆盖,对她提出的疑问也都给予了肯定答复。于是,刘女士毫不犹豫地为女儿投保。一年后,女儿因病住院,治疗费用较高,刘女士提交理赔申请,然而保险公司审核后告知,其女儿所患的病并不在保险合同的保障范围内。刘女士质问为何与当初宣传的不一样,对方称宣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保障范围以合同条款为准。“这不就是虚假宣传吗?”刘女士说,目前她还在和保险公司协商,并考虑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天津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经历。某保险代理人明确表示不管是大病小病,还是意外受伤,都能实现全额赔付,于是她给儿子购买了这款保险。半年后,儿子因病住院,申请理赔时却被告知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进口药物和一些治疗手段并不在赔偿范围内。李女士查看合同发现,在保险赔付范围规定的底部有一行小字写着“进口药和特殊治疗不在保障范围内”。她翻出之前看到的该保险宣传单,单子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写着“宣传内容仅供参考,以实际合同为准”。还有受访者表示,他给孩子买了一年少儿医疗保险产品,购买时对方承诺可以一直续保到19岁,结果次年保险公司以产品更新为由不予续保,如要续保则保费大幅上涨。

增值服务名不副实

不少家长购买少儿医疗保险,不仅看中了理赔,更看中了“高端儿童体检套餐”“专业的儿童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然而,一些受访者表示,这些增值服务名不副实。去年3月,天津市的王先生为6个月大的孩子购买了一款1万多元一年的高端少儿医疗保险,推销人员称购买该保险不仅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还会额外赠送多项超值服务,比如免费的年度高端儿童体检套餐等,还可以去高端私立医院给孩子看病。但使用几次后王先生发现,这些增值服务形同鸡肋。所谓高端私立医院,连X光机等医疗设备都没有,有次孩子发烧严重,医生建议去公立医院检查治疗;预约体检,没有天津的医院,最近的也在北京,可去了北京的医院体检,原本保险合同里列明的各种体检项目都没有做,医生就简单看了下,抽了血就结束了。“我问保险公司客服,对方用‘以医院实际体检项目为准’打发了我。”王先生无奈地说。

多名受访者表示,买前“全能赔”“病种、意外全覆盖”的承诺令人心动,买后却发现自己掉进了各种条条框框的陷阱里,买来的保险成了“这不能赔那不能报”的摆设。“到底什么时候少儿医疗保险能‘所见即所得’?”这是很多家长受访时共同的心声。

本文通过多位家长购买少儿医疗保险的真实案例,揭示了当前少儿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保险条款暗藏玄机、虚假宣传诱导购买以及增值服务名不副实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家长的权益,也引发了家长们对规范市场的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少儿医疗保险市场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44.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