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拟立法推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多项举措聚焦全民健康,四川立法聚焦健康,从生活习惯到心理健康全面覆盖

本文聚焦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提请审议的《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草案)》。详细阐述了该条例草案的背景、涉及内容以及诸多亮点,包括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明确健康饮食和体重管理要求、关注心理健康和规范健康科普等,旨在推动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3月26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正式提请审议。

回溯到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曾印发《四川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与该办法相比,此次的条例草案有着显著不同。它的涉及面更为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草案的名称极具特色,突出了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的互补融合,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仅有上海以相同名称进行立法。

四川拟立法推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多项举措聚焦全民健康,四川立法聚焦健康,从生活习惯到心理健康全面覆盖

图为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现场。 孙信志 摄

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

四川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唐文金在当天的会议上对条例草案进行说明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道,慢性病已经成为四川省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同时,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肥胖、近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足。“因此,制定一部符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

条例草案共有八章五十八条,涵盖了宣传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卫生环境、健康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宣传教育方面,条例草案规定了健康教育内容、健康信息发布与监测、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教育系统健康教育、社会宣传教育等内容。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从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体重管理、戒烟限酒、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心理健康、良好睡眠等方面入手,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条例草案还体现了四川对该领域重视程度的提升和法治保障的强化。例如,条例草案第4条明确规定“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改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建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向健康治理转型,也能为提升全民健康福祉提供制度保障,进而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快速提升。

明确提出健康饮食和体重管理

条例草案强调引导个人树立和践行主动健康理念,鼓励公民践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健康心理、拥有良好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等健康饮食行动,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设戒烟、戒酒、体重管理门诊。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影响四川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高盐、高油、辛辣饮食(川菜普遍重盐、重油,人均每日盐摄入量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天),吸烟与饮酒(四川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98%,高于全国的25.8%),缺乏运动与肥胖(成人超重率约34%)。

针对这种情况,条例草案第19条提出,“鼓励全社会参与合理膳食行动,加强减盐、减油、减糖知识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认读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广使用健康限量盐勺、限量油壶等”;第21条明确了体重管理的要求:“引导个人正确认识健康体重,提高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自觉进行体重监测,科学动态管理体重”。

徐建群指出,四川省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5.59%,高于全国(2023年全国为15.0%)平均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很多致病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异常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癌症也与体重异常有一定关联。

“去年,国家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主任专门强调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徐建群表示,“因此,条例草案中除了对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等进行规定外,还专门设置了一条关于体重管理的内容。”

此外,条例草案还提出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制度。“居民健康积分”是一种通过量化居民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管理的激励制度。去年,国家卫健委、财政部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也提出,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居民血压、血糖、体重、腰围等指标控制情况和主动参与自我健康管理情况兑换为“健康积分”。目前,这项工作已在上海、江西以及四川南充仪陇县、成都双流区、德阳什邡市等地进行探索。

关注心理健康和健康科普

当前,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民众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四川省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条例草案在第24条提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发展,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提高居民心理素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心理健康确实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点。”去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精神卫生条例》,该专项法规对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预防、医疗救助等作出了全面规定。条例草案对心理健康内容的表述与《四川省精神卫生条例》形成层级衔接,既避免了与专项法规内容的重复,又为后续的细化操作留出了空间。

同时,健康类的科普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但网络上健康科普的内容却良莠不齐,存在一些伪科普或者不科学的说法、措辞,容易误导民众或引发焦虑。

针对这类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条例草案第14、15条通过多项措施进行规范:一是明确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通过卫生健康权威平台发布科学、准确、权威的健康信息;二是规范健康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三是加大监测和处置力度,对发现存在误导或者可能影响健康的虚假信息或者不完整健康信息的,应当依法采取处置措施,及时予以澄清;四是激励引导医务人员在健康科普中积极作为。

本文围绕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提请审议的《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草案)》展开。该条例草案背景源于当前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亮点包括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明确健康饮食和体重管理要求、关注心理健康以及规范健康科普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推动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209.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