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重管理小切口,看慢性病防控大工程

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体重管理”话题展开,记者走访了漳州市多家医疗机构的体重管理门诊,了解西医和中医在体重管理及慢性病防控方面的方法和理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国家卫健委负责人在记者会上指出,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源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很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与生活行为方式、饮食以及体育锻炼密切相关。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去年16个部门共同启动了“体重管理年”,并实施了首期三年的体重管理行动。

那么,如何通过体重管理这个“小切口”,推动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呢?近日,记者专门前往多家医疗机构的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了深入采访。

西医:关注代谢健康

“大家看,这一盘25克的豌豆,它的热量是90千卡,这和一盘15克的花生米热量是一样的。”日前,记者走进漳州市医院临床营养科减重门诊,只见科室主任邱进寿正拿着食物模型,耐心地为患者讲解如何合理控制饮食。

邱进寿介绍道:“肥胖可不仅仅是影响个人形象这么简单,它更是多种慢性病的隐形推手。”作为国家首批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漳州市医院自2019年起就率先开展了医学营养减重相关工作。他坦言,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因肥胖引发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急剧增加。据统计,在漳州市医院减重门诊接诊的案例中,约60%的患者存在高血压、高尿酸等代谢综合征。

“当BMI(身体质量指数)≥28时,就属于肥胖了,建议这类人群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减重门诊进行医学评估和治疗。”邱进寿提醒大家,体重管理并非一味地追求掉秤,更应该关注的是代谢健康。目前,减重门诊的目标人群主要聚焦在病理性肥胖、代谢异常群体以及特殊健康需求群体这三类,而非普通的“想瘦几斤”的人群。他举例说:“曾经有一名BMI达32的肥胖患者前来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是垂体瘤引发的激素紊乱,后来转至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解除病因后体重自然就逐渐回落了。”

“导致肥胖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多学科进行会诊。”邱进寿介绍,医院临床营养科组建了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联合内分泌科、胃肠外科、临床心理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等9个学科的专家,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科学的个体化干预方案。

据悉,目前漳州市医院采取的减重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通过切除部分胃使食量变小、打针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以及饮食运动调整等。

邱进寿强调:“体重管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速成’。”医学减重的目的在于“减重不减健康”,不能只看重速度。他建议,在饮食习惯调整方面,要做到少油清淡,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咀嚼20次;改变进食顺序,先吃青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并且不喝浓汤;同时,要不熬夜,不久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中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如今,刮痧、按摩、针灸、穴位埋线疗法等中医疗法,也成为了不少体重管理门诊的有效手段。

42岁的柯女士生完小孩后,体重一度飙升到75公斤。去年底,她来到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根据柯女士的脉象、舌苔情况,中医辨证为脾肾虚弱导致水湿运化不通畅,在体内形成痰湿,痰湿堆积加重了身体肥胖。于是,医生采用穴位埋线法为她健脾利湿,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柯女士在日常生活中也坚持爬山、跑步,3个月后,她的体重下降了13公斤。

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方云添介绍:“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涵盖了脾胃科、针灸科和糖尿病肾病科。”中医院采用中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疗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外治包括刮痧、按摩、针灸、穴位埋线疗法等,内治主要通过中药、膏方来调理患者的体质。针对一些肥胖伴有脂肪肝、糖尿病的患者,还需要协同相关科室进行药物干预。

漳州市中医院脾胃科主治医师黄国榕说:“《黄帝内经》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减重其实也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过程。”

据介绍,养护好肝脏有利于帮助人体调节胆固醇的生产和代谢,加快人体毒素排出,也有助于达到减脂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肝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因此春季是养护肝脏的“黄金时期”。子时和丑时(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间,所以养肝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熬夜。

同时,调节情绪也十分重要。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所谓“怒伤肝”,即长期精神抑郁或暴怒会导致肝气郁结,容易引发胃痛、胃胀、乳腺增生、脂肪肝等病症。当情绪不舒畅时,应寻找良好的途径宣泄,比如与朋友诉说,或听听舒缓平和的音乐,保持身心愉悦。

黄国榕还建议,在体重管理过程中,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方式,促进气血运行。

本文围绕全国两会热议的“体重管理”话题,介绍了漳州市医院和漳州市中医院在体重管理方面的做法。西医关注代谢健康,通过多学科会诊和多种治疗方法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个体化方案;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采用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并强调养护肝脏和调节情绪的重要性。这些方法为体重管理和慢性病防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008.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