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OpenAI的重大动态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完成400亿美元融资、面临营利性转型的压力、计划开源模型以及在流量方面的相关举措等内容。
北京时间4月1日,一则重磅消息震撼科技圈,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正式宣布完成新一轮高达400亿美元的融资。此轮融资后,OpenAI投后的估值飙升至3000亿美元,这一数字使其在全球私有公司估值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仅次于SpaceX的3500亿美元,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比肩,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有公司之一。
然而,这轮看似风光无限的融资背后,实则暗藏玄机。有一个关键的附加条件,如果OpenAI在12月31日之前不能成功重组为营利性实体,那么融资金额可能会锐减1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间点相较于之前披露的提前了10个月。由此可见,这轮融资无疑是一场事关营利性转型的“豪赌”。
与此同时,奥尔特曼还带来了另一个重要消息,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开源一款强大的推理模型。这可是自GPT – 2以来,OpenAI首个开源的模型。据称,该模型将具备与o3 – mini相当的推理能力。这一举措似乎透露出,OpenAI正在回归其开源初心。按照OpenAI的计划,他们将在未来几周内启动一系列开发者活动,用于收集反馈意见并试用早期原型。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这400亿美元融资背后的故事——资本倒逼OpenAI加速向营利性转型。根据金融数据分析机构PitchBook的统计,OpenAI此次400亿美元的融资额几乎是此前私有科技公司单轮最高融资额的三倍。其中,300亿美元由孙正义创立的软银领投,占据了融资总额的75%,其他重量级投资者还包括微软、Coatue、Altimeter和Thrive等。如此庞大的资金注入,无疑将为OpenAI的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
OpenAI表示,计划利用新资金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并扩大其计算基础设施。知情人士透露,预计约180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OpenAI对星际之门的承诺。报道称,本轮融资将首先对OpenAI注资100亿美元,其余300亿美元将在2025年底前到位。
但这笔巨额融资并非毫无风险。如果OpenAI在今年12月31日前未能重组为营利性实体,软银的投资金额可能会减少100亿美元。要知道,投资者此前给OpenAI设定的转型最终期限是2026年10月,而现在,这一时间点几乎提前了10个月。
回顾OpenAI的融资历程,2024年10月,OpenAI宣布筹集到66亿美元的资金。该轮融资由美国创投基金兴盛资本(Thrive Capital)领投,参与者还包括富达、微软、英伟达、软银、阿联酋投资公司MGX等。根据该融资协议,如果OpenAI未能在未来两年内(即2026年10月前)从非营利性结构转型,那么该轮投资者将可以收回投资,并附加9%的利息,即66亿美元基础上再增加约6亿美元。
2024年12月底,OpenAI宣布计划于2025年正式调整公司结构:将现有的非营利组织控制下的营利部门重组为一家特拉华州公共利益公司(PBC)。新架构将通过传统股权形式吸引资本,同时保留OpenAI的原始使命。然而,OpenAI的改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关于营利与非营利的争议不断,马斯克甚至因此将OpenAI告上法庭。
软银和其他投资者之所以急于推动OpenAI尽快完成营利性转型,其核心原因正是希望通过股权形式获取更多回报,缓解OpenAI巨额亏损的财务困境。目前,OpenAI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用于训练AI模型、运营系统以及吸引顶尖研究人才。据外媒报道,OpenAI财务文件显示,预计OpenAI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净盈利。该公司预计2023年 – 2028年的总计亏损额将达到440亿美元。
再来说说OpenAI的开源策略——开源闭源两手抓,OpenAI要Open了?除了官宣融资进展外,奥尔特曼还在X上宣布,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自GPT – 2以来的首个开源权重语言模型。奥尔特曼表示,即将发布的开源模型将具备与o3 – mini相当的推理能力。
众所周知,自2019年OpenAI成立营利性子公司以来,一直走的是闭源路线,通过ChatGPT订阅费用以及付费API业务来赚取利润。然而,从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旗下模型到Meta的Llama系列模型,开源AI模型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DeepSeek的开源推理模型R1,性能可以与OpenAI的o1模型相媲美,而其成本还低得惊人。而Meta在3月18日宣布,自推出以来,Llama系列模型下载量已突破10亿次。开源模型正在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这对坚持闭源路线的OpenAI构成了压力。
此前,奥尔特曼罕见“认错”,称OpenAI在技术开放性方面“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并透露内部正在讨论改变开源策略的可能性。可以看出,OpenAI目前采取开源闭源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闭源模式下,OpenAI可以通过ChatGPT订阅服务、API使用费等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开源则能为OpenAI打开更多的市场,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企业用户,解决闭源模型带来的用户流失问题,还能帮助OpenAI减轻其巨大的运营成本压力。
除了争夺资金、抢占开源阵地,流量也是OpenAI争夺的焦点。3月25日,OpenAI进行了直播,对GPT – 4o和Sora进行更新,在ChatGPT和Sora中推出GPT – 4o的图像生成功能。新功能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宫崎骏动画风格图像,实现便捷的创作。新功能上线后迅速引爆全球需求,导致GPU算力资源严重过载。
山姆·奥尔特曼在X上发帖表示:“26个月前,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我所见过的最疯狂的传播现象之一,我们在五天内就增加了100万用户。而就在过去的一个小时里,我们又增加了100万用户。”OpenAI在当日表示,ChatGPT目前的周活跃用户达到5亿人,较今年2月时的4亿人有所增长。OpenAI还计划举办一系列开发者活动,收集反馈意见并试用早期原型。活动将于几周后从旧金山开始,随后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展开。
本文详细介绍了OpenAI完成400亿美元融资,面临营利性转型压力,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转型否则融资可能减少。同时,OpenAI计划开源模型,采取开源闭源两手抓策略,还通过更新功能吸引流量。其发展面临着财务亏损、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未来走向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