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城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的发展需求,介绍了民建惠城区总支在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详细阐述了当前产业发展扶持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建议内容。
在当下的发展进程中,惠州市惠城区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在这一关键阶段,如何精准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宝贵机遇,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速项目落地以及推动产业培育升级,已然成为惠城区当前必须全力攻克的重要关卡。
3月26日,在惠城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这个重要的平台上,民建惠城区总支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助推惠城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惠城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思路。
区政协委员骆成业代表民建惠城区总支发言时深入分析指出,目前惠城在产业发展扶持方面,主要集中在各类扶持资金的兑现、审批手续的优化以及服务环境的打造等常规领域。然而,在产业发展基金方面的扶持措施却相对缺乏。在产业培育上,惠城主要侧重于招大引强,对于那些具有潜力的优质企业,持续关注和资金帮扶措施显得较为不足。而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来撬动社会资本,充实政府发展经济的资本供给,无疑是地方政府与实体企业突破融资约束、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基于此,骆成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围绕推动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设立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国有资本划转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区基金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出台引导基金发展政策,确定惠城引导基金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规模,制定引导基金的配套制度以及基金监督、评价、奖励办法,建立新兴产业项目与子基金管理机构常态化对接机制,以此确保引导基金发展政策和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支持的持续性。
与此同时,骆成业还建议结合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母基金调整子基金的作用领域,构建一套覆盖匹配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引导基金分层投资体系。具体而言,从引导基金中分设天使基金(初创孵化基金)、创业基金(专项招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纾困基金等)等子板块专项基金,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服务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链条。
此外,他还着重提出,健全政府引导基金容错纠错机制十分必要。这一机制有利于破解“不想投、不敢投”的困境,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跨越“死亡谷”,推动硬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本文聚焦惠城区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的发展需求,介绍了民建惠城区总支提出的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建议。针对惠城当前产业发展扶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立基金、构建投资体系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等具体建议,旨在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助推惠城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