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3月28日在深圳福田区笔架山体育公园开幕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展开,重点介绍了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旗下深水生态参与布置的“第一滴雨”主题花园,阐述了其设计理念、固废资源化产品的应用情况,以及后续推进更多水务固废资源化开发的计划。
2025年3月28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花园盛会——“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在深圳福田区笔架山体育公园盛大开幕。此次大赛以“百年之约”为主题,精心设置了“湾区花园”“城市花园”“大师园”“迷你花园”四大主题区域。其意义非凡,不仅是为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为了助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的生态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湾区都市生活圈,从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在大赛期间,广大市民可自行前往笔架山体育公园进行参观。那些充满创意与美感的主题花园将一直持续展示至4月6日,为期长达10天,让市民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和感受花园的魅力。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旗下的深圳市深水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深水生态)积极参与了本次大师园之“第一滴雨”花园的布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深水生态大胆创新,首次将固废资源化产品应用到花园建设当中,成功打造了水务固废的“循环经济”,成为了科技与美学之间的“破壁者”。
第一滴雨——新生与希望
深水生态的“第一滴雨”主题花园坐落于大师园A6区,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资源化产品宣传介绍展位(E – C10)。据悉,该主题花园由泰国的一个专业团队精心设计,其设计理念别具一格。它以第一滴雨水流入江河,哺育自然、滋养人类为核心主题,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水元素和物质循环的理念。
深水生态首席工程师孔云华形象地描述道:“在经历了漫长的夏日灼热后,第一滴雨悄然降临,携带着新生的希望翩然而至。轻柔的雨丝自天际垂落,为大地注入生机。”这座花园的设计不仅充分展示了集团的环境水务业务,更将人与自然、水与城市、固废循环等先进理念完美融合,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了造园艺术奖大师园组“金奖”。
水务固废“走花路”——从混沌泥渣到秩序经纬
此次花园建设中的一大亮点是,绿化用土、地基搭建和圆环路面铺设等方面,均应用了深水生态水务固废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其中包括由给水污泥等制成的种植土,以及通沟污泥等制成的再生砂(砖)等。这是深水生态首次将水务固废后端资源化产品应用到低碳花园建造中,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深圳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作为深圳环境水务集团环境业务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深水生态经过长期对资源化的探索与实践,将目光瞄准了市政、水务系统的固体废物,成功探索开发了制种植土、制绿色建材等资源化技术。
其中,种植土精准对接市政及水务系统固废处理需求,以给水污泥、河道淤泥、通沟污泥、厨余果蔬固渣等为接收原料,严格参照CJ/T 340 – 2016《绿化种植土壤》、GB/T 33891 – 2017《有机栽培基质》执行标准,可广泛应用于绿化带、草地、花坛、盆栽等多种场景。
再生砂(砖)则直连水务处理与绿色建造产业链,以通沟污泥为接收原料,按照GB/T 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1144《混凝土实心砖》执行标准,可用于路基垫层,花园、草坪等地坪的铺设,以及混凝土制作等。
据了解,后续深水生态将进一步推进河道淤泥、污水污泥等更多水务固废的资源化开发,致力于形成功能多样的种植土、生物质燃料和湿地滤料等多种绿色产品,为服务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文介绍了“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的基本情况,重点讲述了深水生态参与布置的“第一滴雨”主题花园,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固废资源化产品的应用展现了科技与生态的融合。同时说明了深水生态在水务固废资源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未来进一步推进资源化开发的计划,体现了其在助力深圳“无废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