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凭借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介绍了他的成长经历、音乐天赋的展现,以及深圳针对孤独症患者出台的政策,还提及小岱“走红”后参与公益活动呼吁关爱孤独症群体的故事。
近日,一段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画面中,20岁的小岱手持陶笛,眼神无比专注,那纯净的气质仿佛能穿透屏幕,而他对音乐全身心投入的热爱之情更是展露无遗。正是这份独特的魅力,让小岱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喜爱与赞赏。
小岱全名为李岱沣,在他3岁那年,被确诊为孤独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岱的妈妈胡女士逐渐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每当小岱拿起乐器时,就像完全换了一个人。原本可能有些内向、沉默的他,会变得自信满满,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更让胡女士惊喜不已的是,小岱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很多曲子,他不用花太多时间看乐谱,就能流畅地演奏出来。从最初接触的葫芦丝,到后来的陶笛,再到钢琴、架子鼓、排箫、口风琴等多种乐器,小岱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他的音乐天赋也如璀璨的星星般逐渐显露出来。
小学毕业后,小岱进入了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学业。在这里,他加入了由孤独症患者组成的爱特乐团。有了音乐的陪伴,小岱发生了点点滴滴的改变,这些改变让胡女士感到无比欣慰。胡女士回忆说:“以前他几乎不与别人交流,眼神也总是躲避着他人。但现在,他变得越来越开朗,参加演出时还会主动与陌生人微笑。”
小岱被认定为二级残疾。在他18岁之前,每年都能获得政府发放的5万元康复费用支持。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副主任周文培介绍,深圳出台了一套完善的孤独症“全生涯政策体系”。这其中包括将孤独症筛查纳入妇幼保健常规项目,以便能够更早地发现问题;建立了覆盖0 – 18岁的康复救助制度,并且将救助范围延伸至就业、托养领域,为孤独症患者的一生提供保障;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部,让他们能接受更专业的教育;还将孤独症患者纳入重疾关爱基金救助范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小岱“走红”之后,胡女士经常带着他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呼吁社会各界关爱孤独症患者,并且多次捐助贫困的孤独症患者家庭。胡女士满怀深情地说:“我想用小岱的故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希望大家一起用爱融化‘孤独’。”
本文通过讲述孤独症男孩小岱在音乐中展现天赋、获得成长,以及深圳出台的孤独症相关政策和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故事,体现了音乐对孤独症患者的积极影响,也展现了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呼吁更多人用爱去关爱孤独症患者。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