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的普乐寺,详细介绍了其彩画的历史文化内涵、现状以及正在进行的保护修缮工作,同时还提及承德其他文物保护项目和当地通过文创产品等方式让历史文化资源“火起来”的举措。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征程中,承德避暑山庄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探寻其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3月18日,阳光洒在普乐寺的前山门上,一群彩画工匠正专注地进行着保护修缮工作。这一幕,被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敏锐地捕捉下来。
“‘雕梁画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美。宏大巍峨的建筑,因为有了彩画的装点,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平添了绚丽的锦色。彩画,它可不只是为了美观,更是木构建筑对抗风雨的第一道防线。其所用的颜料,具有避湿、防虫的神奇功效。这层薄薄的彩衣,巧妙地分布在梁枋、斗拱之上,既装饰了建筑的华丽,又周全地保护了木构。”3月18日下午,在承德市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刘伟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的普乐寺。沿着古旧的石板路一路前行,前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建筑依次呈现在眼前。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更让人着迷的是刘伟讲述的建筑内外檐上彩画的构图和功能。漫步其中,彩画那华丽的色彩、精湛的技艺,给人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刘伟介绍道:“普乐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1766年。它是清乾隆皇帝平定西北叛乱后修建的寺庙,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在普乐寺的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宗印殿、旭光阁等建筑上,分布着大面积的彩画,每一幅彩画背后都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追寻和了解。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刘伟希望这瑰丽的色彩能永久传世。
然而,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普乐寺古建上的彩画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积尘、龟裂、起翘、酥粉、剥离、缺失、掉色、霉斑等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一些外檐部位的彩画,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不仅出现了起甲和空鼓的现象,甚至还导致了木结构开裂。对这些彩画进行保护修缮,已经刻不容缓。
“你们看,前山门单檐歇山顶木结构上这层漂亮的‘外衣’已经出现了破损。现在,我们的彩画工匠正在对起甲、空鼓等病害进行科学修缮。”在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油饰彩画队副队长郑建洋的指导下,记者登上了前山门。郑建洋指着眼前起甲的彩画介绍说,对该病害进行修复,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首先要清理灰尘,然后清洗积尘、鸟粪、水渍,对颜料层进行预加固,对裂隙进行封护,再进行回软、回贴,最后补做缺失地仗等。
“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了挑战。为了留存历史信息,我们要在施工前为古建彩画手工绘制小样、拍照存档。在维修过程中,还要坚持采用传统原料与工艺,这样才能让修缮效果更持久地保存。”郑建洋举例说,在起甲、空鼓病害回软过程中,蒸汽的温度、时间和喷气量都需要精准把控。针对彩画出现空鼓的情况,需要先用蒸汽将画面回软,再将其回贴牢固,防止已经复位的彩画再次空鼓。
针对露木骨和木结构开裂的情况,郑建洋和同事们要在这些木结构上重新做地仗。“用发制的血料,熬制的桐油,以及灰料等配上线麻或苎布等材料混合覆盖在木构件表面,这种工艺称之为地仗。”郑建洋介绍说,这种工艺就像装修中刮腻子一样,完成后在平整的表面绘制各种彩画纹饰,能让木材与外界环境隔离,从而延长古建筑的寿命。
面对如此繁杂的工序,有人不禁会问:直接重绘不行吗?“有的游客看到彩画褪色,也希望重绘彩画,我们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和以往整幅图重绘的修复方式不同,如今的彩画保护方式更加科学,必须遵循‘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文物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郑建洋介绍说,作为施工单位,他们在2022年底接手普乐寺清代油饰彩画保护修复项目。一年多来,最多时30多位工人一起为彩画“体检治病”,一幅幅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在他们手中逐渐“起死回生”。
“普乐寺清代油饰彩画保护修复项目总费用超千万,能亲身参与其中,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也觉得很光荣。”郑建洋说,今年普乐寺清代油饰彩画保护修复项目将全部完工。虽然做古建彩画保护修缮很苦很累,但一想到能让后辈子孙一睹古建风采,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承德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不止于此。近年来,承德先后批复立项了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石构件石质文物修缮项目、须弥福寿之庙石质文物保护项目二期项目等石质文物保护、馆藏文物修复等文物保护项目,众多珍贵文物像普乐寺彩画一样重焕光彩。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要“活起来”,还要“火起来”。而要让历史文化资源“火起来”,新颖鲜活的呈现方式是关键。“夏天马上到了,以避暑山庄金山亭为背景,手持同款景点造型的雪糕拍照,是年轻人夏日游览避暑山庄的新玩法。”承德文创中心旗舰馆研发经理王顺涛介绍说,他们依据避暑山庄金山亭等建筑,开发了6种文创雪糕。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文创雪糕走进历史,传承文化。
为了充分挖掘避暑山庄丰富的内涵,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年7月,承德文创中心旗舰馆投入运营。馆内有40个系列2000余种(款)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兼具文化性、故事性、趣味性、创新性、实用性,将文物承载的无形文化打造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与文化体验。此外,当地文旅部门还通过博物馆展览、文化讲堂等多种形式,让文化遗存、历史信息、前人智慧等得以最完美、鲜活地呈现,让更多人了解避暑山庄深厚的历史、高超的造园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围绕承德避暑山庄及普乐寺,展现了普乐寺彩画从面临损坏到进行科学保护修缮的过程,体现了文物工作者对文化遗产的坚守和付出。同时,介绍了承德在其他文物保护项目上的成果以及通过文创产品和多样文化活动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的举措,强调了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