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本文围绕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展开,介绍了乙肝临床治愈成为大会热点话题,我国多个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发布最新成果,包括“珠峰”“绿洲”“萌芽”“星光计划”等项目,还提及我国在乙肝防治领域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规划和多方合作情况。

在3月26日至30日期间,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参与。其中,乙肝临床治愈成为了大会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我国多个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最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样本量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研究数据显示,慢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超30%,这一成果为全球乙肝治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

目前,乙肝负担严重,患者诊疗亟待规范。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存量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基数庞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在会上指出,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数量约为2.6亿,而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这充分说明我国乙肝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作报告

根据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数据,我国慢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22%和15%,诊断、治疗缺口巨大。因此,规范化诊疗仍是乙肝防治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乙肝病毒感染会极大地提升罹患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风险。那么,面对这种情况,难道只能任由病情发展,束手无策吗?我们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阻止乙肝病情进一步恶化呢?大量研究表明,临床治愈可阻止乙肝患者终末期肝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及死亡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婵教授作报告

近年来,国内外乙肝临床治愈证据等级不断提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婵教授在报告中介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将核苷经治优势人群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追求临床治愈写入推荐意见。同时,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指南也均将临床治愈作为慢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

汇聚中国专家智慧,乙肝临床治愈勇攀高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全球乙肝防治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想要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难度超乎想象。与之相似,治愈乙肝,恰似一场充满艰难险阻的登顶征程。2018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将目标锁定在实现8848例临床治愈。在本次大会上,终于传来喜讯——乙肝临床治愈登顶“珠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会上公布了“珠峰”项目的最新进展。近7年来,全国400余家医院,超过2000名医生参与,项目入组患者超3万例,临床治愈患者超过8848例,成功登顶“珠峰”!研究数据显示,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持续治疗36周以上,48周临床治愈率达33.8%。

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李增德秘书长主持会议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李增德指出,统计信息显示,“珠峰”项目是规模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在实施工作中,该项目组织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及时汲取技术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项目技术路径,把“汇聚中国专家智慧、共攀乙肝治愈高峰”的指导思想融入到“防治肝炎 造福人类”的宗旨当中,让项目成果惠及更多的患者。

如何降低乙肝患者肝癌的发生,是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话题。2020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牵头发起“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在本次大会上,“绿洲”项目发表的2年阶段性数据显示,无论是初治患者还是核苷经治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同时,相比于核苷类药物,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将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降低约85%。

我国有近200万儿童乙肝患者。2021年,我国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研究“萌芽”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为国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更高,7岁以下儿童尤为明显,可以更好地追求乙肝临床治愈。

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任姗主任医师作报告

我国约有3000万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这类人群治还是不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类人群肝癌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但更容易实现临床治愈。2022年,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共同牵头的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针对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在APASL 2025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任姗主任医师获邀口头报告,公布了“星光计划”的2.5年阶段性数据,结果表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48周时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达30%,48周累积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超60%。

多元合作凝心聚力,共筑乙肝临床治愈希望。我国在乙肝临床治愈领域成果斐然,不仅显著降低了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也为全球乙肝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成果正通过临床治疗优化、项目推广落地等多维度举措,惠及更多乙肝患者。

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主持会议

作为我国乙肝临床治愈的探路者、“珠峰”项目的牵头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针对进一步扩大“珠峰”项目临床治愈成果的应用范围做出规划:在全国范围积极建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让更多乙肝患者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与此同时,推动乙肝临床治愈专家共识与指南的更新,并探索开展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试验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全国209家医院通过评审,成为首批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单位及培育单位。高志良教授指出,这些门诊通过“全病程科学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

5. 多元合作,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厦门特宝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黎参加讨论

消除肝炎危害需要公共卫生机构、专家学者及制药企业多方协作。在APASL 2025会议期间,厦门特宝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黎参加“构建亚太地区肝脏健康新社区”讨论时提到,厦门特宝生物大力支持开展“珠峰”“绿洲”等一系列乙肝临床治愈及肝癌预防公益或科研项目,推动临床医生对乙肝治疗的认知,助力优化乙肝治疗方案,加速乙肝临床治愈成果的落地,使更多乙肝患者从中受益,为我国乃至全球乙肝防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未来,厦门特宝生物将继续开放合作,积极拓展产品组合,致力于加速乙肝临床治愈的进展,扩大临床解决方案,朝着乙肝消除的最终目标迈进。

本文围绕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介绍了我国乙肝临床治愈的相关情况。我国乙肝负担严重,诊疗亟待规范,但近年来在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如“珠峰”“绿洲”“萌芽”“星光计划”等项目。同时,我国通过建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推动指南更新、开展临床试验等举措,以及多方合作,不断扩大乙肝临床治愈成果的应用范围,为全球乙肝防治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朝着乙肝消除的目标不断迈进。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14.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