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著成传唱、传承和创新石台民歌的故事,展现了他为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
“我要来打油,嘿嘿嘿,呦嚯,抡起那个打油锤呀……”在近日的清晨时分,那嘹亮且充满韵味的歌声,如同灵动的精灵,穿过了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鸿陵村稀薄的晨雾。这歌声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破了村子往日的宁静。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今年66岁的杨著成,作为石台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刻正和他的学徒们投入地进行着石台民歌的彩排。
石台县,那是一个山川如诗、历史如画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石台民歌,便是这片土地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是当地民间艺人凭借着生活感悟自编自唱的民间歌曲。在2017年,它成功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著成,这位与石台民歌相伴40余载的老人,不仅是它的传承者,更是创新者。
一提到石台民歌,杨著成的眼中就闪烁着喜爱的光芒。他满怀深情地说:“传统石台民歌曲调优美极了,有号子、高腔、长腔等多种形式。有的曲调高亢激昂,仿佛能冲破云霄;有的低沉婉转,好似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有的欢快活泼,如同跳动的音符。而且歌词会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不同而随时变化,特别朗朗上口。”他还笑着说:“石台民歌太好听了,因为喜欢我就跟着唱,这一唱就唱了一辈子。”
杨著成自幼在石台县横渡镇鸿陵村长大,从小就与石台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回忆道:“同村长辈杨清辑是石台民歌第三代传承人,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在他的带领下开始接触石台民歌。每当他唱起那悠扬的石台民歌,我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时光匆匆流逝,成年后的杨著成进入石台县原兰溪乡文化站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说:“1984年,我走上工作岗位,当时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多了一份特殊的机缘,一定要挑起让更多人了解石台民歌的重担。以前演唱石台民歌时,台下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可随着流行歌曲的盛行,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了。”看着曾经热闹非凡的石台民歌逐渐走向落寞,杨著成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立志要将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说着,杨著成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珍藏的笔记本,一页页地翻给笔者看。他认真地说:“老一辈人大部分都记不清完整歌词,有的只会哼点调子,有的可能只会唱一句或一段,他们一边唱,我就一边记。收录回来后,我开始对这些零散的‘碎片’进行整理、拼接,还原民歌原本的模样。”笔记本上记录着他多年来走村串巷收集的几十首石台民歌素材,有歌唱石台自然风光的,也有反映人民劳作生活、地方民俗风情的,每一句歌词都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
笔记本的纸张早已泛黄、翻旧,但手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随便挑一首,杨著成张嘴就能唱。他不仅热衷于收集,还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作。他编创的《汗水换来丰收年》已成为石台民歌的代表曲目,一曲《山风伴你好还乡》更是将石台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
寒来暑往,经过经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杨著成的唱功越发精进。他唱着石台民歌,走出了石台,走向了省城,走进了长三角,让更多人领略到了石台民歌的独特魅力。2018年9月,杨著成参加首届“巴城杯”长三角民歌邀请赛,凭借经典的《秋浦放排号子》获得最佳创编奖。2024年7月,他被评为石台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著成说:“除了教授流传已久的石台民歌,我还会编写一些与当下政策、地方文化相关的山歌,把传统非遗和红色文化巧妙融合,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传唱石台民歌。”在他的一腔一调中,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链接,经典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杨著成的不懈努力下,石台民歌重焕生机,传承之路硕果累累。2023年9月,杨著成的徒弟丁霙毕业后回到石台县,成为石台县牯牛降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业余时间,丁霙便在杨著成的指导下学习传承石台民歌。杨著成欣慰地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石台民歌的队伍,我打心眼里高兴。”
为了更好地推广石台民歌,让更多老百姓感受它的魅力,杨著成全身心投入到石台民歌的编写、创作、演唱以及授徒等工作中。只要县里乡里有演出机会,他便会主动报名参加。从2014年起,杨著成频繁走进中小学、敬老院、景区,开设民歌讲座,传唱和宣传民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石台民歌。
杨著成坚定地说:“文化活动的举办、民歌传承讲座和授课,有助于开启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激发他们的热爱,引导他们自觉成为石台民歌的保护者、传承者。”成为省级传承人以后,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更有责任把石台民歌传承和发扬下去。他表示以后还会多唱、多学、多积累、多收徒,深入乡村做好石台民歌的挖掘与保护工作,让更多年轻人接过石台民歌传承和保护的接力棒,使石台民歌久唱不衰。
本文围绕石台民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著成展开,讲述他自幼接触并热爱石台民歌,工作后面对其落寞现状,勇担传承使命。他收集整理民歌素材、创作新曲目、提升唱功并走出石台传播民歌,还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吸引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在他的努力下,石台民歌重焕生机,他也深感责任重大,决心继续推动其传承发扬。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