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绣传承人入选“国遗”,传统艺术再放光彩

本文围绕鹿城区发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孟永国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温州发绣的特色和起源,阐述了孟永国在发绣艺术上的创新成果,还提及他对发绣传承教育的重视以及央视纪录片对温州发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推动作用。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备受瞩目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鹿城区发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孟永国凭借其在发绣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厚造诣,成功入选其中。这一消息不仅是孟永国个人的荣耀,更是温州发绣这一传统艺术迈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标志。

温州发绣,作为一门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它以人的天然色泽发丝为线进行刺绣作画。与普通丝线绣截然不同,发绣巧妙地利用发丝的天然色泽来呈现绣面,所绣出的作品形象逼真,仿佛跃然纸上,且富有强烈的立体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发绣作品能够历经岁月的洗礼而经久保存,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其在众多刺绣艺术中脱颖而出。追溯其历史,早在南宋时期,温州的信女们为了礼佛祈福,便剪下自己的青丝,以发为线,绣制佛像,这便是温州发绣最早的雏形。

孟永国,这位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在多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探索创新的精神。他大胆地将传统的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巧妙地将不同人种的头发结合起来使用。如此一来,绣面便呈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相较于单色发绣,层次更加丰富,质感效果也更为出色。同时,他还将乱针针法引入发绣创作中,采用“应物施针”的艺术手法来塑造绣面形象。这种创新的手法使得发绣语言能够充分表达情感,真正做到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高度一致。此外,孟永国还新创了“做底补色法”,在绣制之前先在缎面上做底色,这样可以使绣面形成独特的色调,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从而增强作品的主题表达。

近年来,温州发绣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孟永国深知,要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长久传承,不仅要在创作与研究上不断深耕,更要注重发绣艺术的传承与教育。为此,他将自己的发绣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热爱这门艺术的学生,为温州发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央视一部关于刺绣的纪录片《中国绣娘》,专门拍摄录制了温州发绣的传承故事。借着这部纪录片的热度,相信将进一步推动对温州发绣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

鹿城区发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孟永国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事。介绍了温州发绣的特色与起源,强调了孟永国在发绣艺术上的创新成果以及他对发绣传承教育的重视,最后提及央视纪录片对温州发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推动作用,展现了温州发绣的独特魅力和良好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16.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