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4月1日在台岛周边开展的联合演训,邀请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进行解读,阐述了演训目的、“台独”行径危害以及对台海和平的影响等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于4月1日在台岛周边开展了联合演训。对此,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在接受相关专访时发表了重要看法。他明确指出,此次演训的核心目的在于对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予以严厉震慑。他希望广大台湾同胞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定地反对“台独”,台海地区的和平才有实实在在的保障。
巫永平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岛内的“台独”形势。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近期发表讲话,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这一言论延续了他自去年以来所宣扬的“新两国论”。不仅如此,他还抛出所谓的“17项策略”,这些策略无一不是针对大陆,其意图在于限制两岸之间的正常往来,试图将“新两国论”以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式加以推行。面对如此严重的“台独”行径,大陆必然会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惩戒措施,以此对岛内的“台独”势力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巫永平还留意到一个现象,每当解放军在台岛周边采取军事行动后,台湾总会有一些声音刻意渲染所谓的“影响甚微”。然而,他强调,台湾军政界的高层人士心里应该十分清楚,大陆每一次有针对性的军事行动,都如同扼住“台独”分裂势力的咽喉一般,而且随着行动次数的累积,这种震慑效果会不断扩大。
“赖清德的挑衅言行正逐渐让台湾民众切身体会到,‘台独’分裂势力给台湾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危险。”巫永平着重指出,他期望有更多的台湾同胞能够认识到,只有坚决反对“台独”,台海的和平才能真正得以保障。
巫永平深入分析了“台独”分裂行径对台海和平稳定的影响。他认为,“台独”分裂行径是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因素。近年来,尤其是2022年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便形成了“‘台独’挑衅在先、大陆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在后”的模式。自去年赖清德上台以来,这种模式愈发清晰,而且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巫永平表示,赖清德以更加激进的言行和更为冒险的方式推进“台独”,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方面的反制和惩戒措施必然会进一步升级。4月1日进行的军事演训就是这一模式的最新体现。
最后,巫永平发出提醒,“‘台独’挑衅、大陆反制”的这种反应模式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这种模式不可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大陆方面的耐心和容忍是有限度的。台湾民众乃至国际社会应该尽早看清“台独”分裂势力可能引发战争的极端危险,积极为反“独”促统凝聚更多的力量,这样才能在压缩“台独”活动空间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各界所期盼的台海和平也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本文通过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对解放军4月1日在台岛周边联合演训的解读,深刻剖析了“台独”势力的行径及其危害。强调“台独”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破坏因素,大陆的反制措施是对“台独”挑衅的必要回应。呼吁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认清“台独”本质,为反“独”促统凝聚力量,以保障台海和平。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