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政府发动的关税战对美国农民造成的影响,以马里兰州农民乔什·梅西克等人为例,阐述了农民们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及对失去市场份额的担忧,同时指出美国政府未提供财政援助,美国农民尚未从过往贸易战中恢复等问题。
在4月1日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探讨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美国农民能否承受与中国的贸易战?美国政府挑起的关税战,如同一片乌云,让众多美国农民的生计陷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
来自马里兰州苏塞克斯县的27岁小伙乔什·梅西克,从12岁起就开始和家人在农场辛勤劳作。他们的农场种植着玉米、大豆、小麦和大麦等作物。然而,当下市场的剧烈波动让梅西克忧心不已。他感慨道:“这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时刻,我完全不知道是现在就收割玉米,还是等到秋天。”
从短期来看,如果出口量下降,部分农产品对于美国国内消费者而言可能会变得更加便宜。不过,像玉米、小麦和大豆这些农产品,在食品零售价格中所占的成本比例相对较小。梅西克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最高的市场价格通常出现在5月和6月的种植季节。问题是,我们是等到那时再出售作物,还是现在就得卖?要是中国决定不进口我们的任何东西,那可怎么办?”
其实,梅西克并非马里兰州唯一一位担心因政府贸易政策而失去市场份额的大豆种植者。另一位农民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安:“政府的决定让我心里很不踏实。如果我们不得不承受短期损失,我希望政府能给予支持。”
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并没有宣布向美国大豆种植者提供任何财政援助。而多年来,美国大豆的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一直在持续下降。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雷格兰表示,美国农民至今都还没有从2018年的贸易战中恢复过来。他强调,保持进入中国市场对美国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到2025年,美国农民已经面临着“潜在的重大损失”。他还无奈地说,他和其他农民“首当其冲地承受”了农业税的负担,“我们不能成为被牺牲的对象,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背负大部分的痛苦”。
本文揭示了美国政府发动的关税战给美国农民带来的诸多困境,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失去市场份额的担忧以及缺乏财政援助等问题。美国农民尚未从过往贸易战中恢复,且面临着潜在的重大损失,凸显了贸易战对美国农业的负面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