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地拟取消老人公交免费,公交运营困境求解

本文聚焦河北赤城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事件起因、相关公交公司情况、各方反应,还深入分析了老人免费乘公交政策的由来、当地现状以及公交行业面临的困境,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近日,河北一地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日前,一则落款为张家口通泰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赤城公共交通分公司的通知映入大众眼帘。通知内容显示:“接县交通局通知,自2025年起,取消老年人公交乘车优惠补贴。由于我公司经营困难,无力承担此项开支,拟自2025年4月1日起,不再办理老年卡,所有乘客均按照正常票价收费。”

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背后的无奈。原来,在以往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情况下,政府会给予公司相应补贴。然而,由于当地财政紧张,补贴未能及时到位,而公交车运营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才促使公司张贴了相关通知。

据了解,张家口通泰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张家口市国资委100%控股的国有企业,它承担着张家口市辖区和部分县域公交系统的运营重任。其下属的赤城公共交通分公司,目前是赤城公交系统的主要运营方。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到上述公交公司后得知,自公告发布以来,公交公司接到了很多老年乘客的咨询电话,网上也出现了不少不同的声音。这一情况还引起了县里的重视,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沟通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目前公司还在与上级进行协调,可能达成的结果是出台新的老年人优惠政策,到时候会通知大家办理新卡。”赤城公交公司工作人员透露。

赤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一位工作人员也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应称,目前该事件还在积极协调解决中,公交公司此前发布的通知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河北一地拟取消老人公交免费,公交运营困境求解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公交车

深入探究这一拟取消政策背后的缘由,我们会发现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率先针对70岁以上高龄老人推出了凭老年证件免费乘车的优惠政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2005年至2010年间,全国超90%的城市纷纷出台了老年人公交优惠政策,年龄门槛普遍下调至男性60岁、女性50 – 55岁,部分城市还实现了“刷卡免费乘车”的电子化管理。

“目前,老年人之所以能够免费乘坐公交车,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向公交公司购买了相关服务。”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像此次传出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的赤城这类县城,可能本身财力并不雄厚,每年在交通领域的预算也极为有限。”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潮白河水系白河流域,北依坝上草原,南邻首都北京。根据“七普”数据,赤城户籍人口29.3万人,常住人口19.8万人。截至目前,赤城县2024年的GDP尚未公布,2023年其GDP为72.53亿元。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截至2023年,在赤城19万余人的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就达到了4.2万,占比超过21.2%。有当地居民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该县公交乘客中,目前老人和中小学生成为了最主要的群体。

而当地2024年3月发布的信息显示,赤城城区有53部公交车负责运营16条公交线路。

在公交免费政策之下,公交出行已经成为了不少老年人主要的出行方式。“相关调查显示,即便在超大城市收入较高的老年人群体中,日常出行仍然高度依赖公交车。”杨新苗说道。在他看来,虽然目前相关问题出现在小县城,但不少大中型城市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压力。

杨新苗认为,取消让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相反,在缺少政府购买老年人免费乘车服务的情况下,公交企业的运营状况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恶化。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目前老年人是公交系统的重要客流,一旦免费政策取消,一部分老年人的客流会流失,公交的整体客流量会进一步减少,发车的间隔则可能进一步拉长,从而使公交服务陷入服务变差、客流更少的恶性循环。

相关统计显示,从2014年至今,全国公交车客流量下降近一半。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常规公交客流量在1998 – 2014年呈现增长趋势,2015年开始,客流量逐年减少;2020 – 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交客流量降至历史低点,2023年客流量虽有小幅增长,达416.3亿人次,但只达到了2019年客流量的67%,2014年的53%。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交车(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到194.7279亿人次,虽然同比小幅度提升,但仍然与高峰期无法相提并论。

事实上,不仅是赤城,最近几年,多地公交公司都曝出了亏损、经营困难甚至司机欠薪的新闻。部分城市,比如吉林长春、湖南邵东等,都曾曝出部分公交公司“不承认”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新闻。

不少业内分析认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的政策,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推行针对客流量的精细化补贴、高峰期限制乘坐等策略。

目前,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的。政府购买服务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包干制和计量制。包干制是政府每年给予每台车相应标准的补贴,计量制则是按1元/次或当地的标准给予公交公司补贴,计量的方式是通过刷老年卡来实现。相关分析认为,计量制的补贴方案能够进一步激发公交公司通过改善线路、提升服务不断吸引客流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少城市也开始尝试差异化优惠策略。比如80岁以上高龄、低收入、残疾老人优先享受免费,其他群体根据需求获得半价或限额优惠。此外,全国多个城市开始探索错峰优惠策略,比如辽宁海城规定老年人早6:30 – 8:30、晚15:30 – 17:30需付费乘车,其他时段免费乘车。

在顾大松看来,老年人免费乘车之所以如此触动各地公交公司的“神经”,归根结底还是客流量焦虑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吸引新的客流量,避免现有客流量流失。

“现在有城市开通了小型的社区巴士,运行路线‘走街串巷’、深入社区,而且‘招手就停’;还有部分城市开通了与地铁精准接驳的巴士,这些尝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各地的公交公司都有借鉴意义。”他说。

本文围绕河北赤城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公交政策展开,阐述了事件缘由、当地公交运营现状以及公交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同时,分析了取消该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政策优化、吸引新客流等解决思路。总体而言,在保障老年人出行权益的同时,需探索出一条公交公司可持续运营的发展道路。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148.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