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于4月1日宣布对15家车企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处以4.58亿欧元罚款,原因是它们参与非法垄断利益集团。文中还介绍了各车企的罚款数额、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相关规定等内容。
4月1日,一则重磅消息从欧盟委员会传出。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对15家知名车企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作出严厉处罚,处以总额高达4.58亿欧元的罚款。这一巨额罚款的背后,是这些企业参与非法垄断利益集团的严重违规行为。
在此次调查的处罚结果中,各车企的罚款数额有明显差异。大众成为被罚款数额最高的车企,达到了1.28亿欧元。Stellantis紧随其后,被罚款9950万欧元。雷诺 – 日产被罚8146万欧元,福特也因违规被处以4146万欧元的罚款。此外,受到罚款的车企阵容庞大,包括宝马、丰田、三菱、本田、现代 – 起亚、捷豹路虎、马自达、通用、欧宝、铃木和沃尔沃等。
不过,奔驰成为此次事件中的特殊存在。公告显示,奔驰因主动向欧盟举报该垄断行为,幸运地免于处罚。而所有涉事车企为了获得10%的罚款减免,均承认了自己的违规行为。
欧盟委员会的深入调查揭开了这些车企非法垄断行为的面纱。在2002年5月至2017年9月这长达15年的时间里,16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未被罚款的奔驰)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签订了反竞争协议,并且在报废汽车回收的相关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行为。
委员会详细发现涉事方在两个关键方面存在串通行为。其一,他们达成一致,坚决不向汽车拆解企业支付处理报废汽车的费用。这些车企认为回收报废汽车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以采取了所谓的“零处理成本”战略,不对汽车拆解商的服务支付报酬。其二,他们对于新车使用可回收材料的比例以及报废汽车的可回收比例保持沉默。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防止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考虑这些与环保相关的问题,以此来减轻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
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定,车主拥有免费将车辆交由拆解企业处理的权利,而车企在必要时应当承担相关成本。同时,车企还有义务向消费者告知车辆的可回收性。
调查还进一步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在此次非法垄断事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它成为这些车企形成利益集团的居间联系人,在参与非法垄断的车企之间组织了多次会议和接触,积极促成了这些车企形成利益联盟。
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特蕾莎·里贝拉(Teresa Ribera)在一份声明中严肃表示:“我们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包括那些压制消费者环保意识和需求的行为。”
本文围绕欧盟对15家车企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罚款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罚款原因、各车企罚款数额、垄断行为表现以及相关规定等内容。揭示了车企在报废汽车回收问题上的垄断行径,体现了欧盟打击垄断、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