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多部门为贯彻落实相关通知要求,出台《加强新时代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若干措施》,通过打造品牌矩阵、建设专家库、强化激励保障等举措,推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助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今社会,基层发展对于地区的整体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人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八个部门,共同出台了《加强新时代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若干措施》。这一重要举措具有深远意义,其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共20条具体措施,确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即做优一批“国字号”项目、打造一批“龙字号”项目、培育一批“个性化”项目。这些目标的设定,全面夯实了龙江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的基础,极大地激发了专家们服务基层的热情,为基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为了构建起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矩阵,黑龙江省人社厅携手多个部门,共同打造了“3 + N”工作品牌。这里的“3”,代表着积极申报承办国家层面的三个重要项目,分别是“专家服务基层行动”“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以及“博士后科技服务团项目”。而“N”则涵盖了省级层面开展的众多活动,其中既有综合性活动,如“百名专家慧企业”“千名专家汇基层”“万名人才惠民生”“专家人才绘成长”等;也包括行业性活动,像“教师人才援助专项”“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农业生产服务行动”“健康龙江行”“文艺专家走基层”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成功地将专家人才的智力资源引入基层,并导入到各个产业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还注重建设服务基层专家库,以此实现专家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一方面,加快专家服务基地的建设步伐,设立了一批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另一方面,实行“基层下单、属地接单、省厅派单”的“点餐式”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以往基层被动接受服务的局面,让基层能够主动提出自身需求。围绕着基层所期盼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所需,优先遴选那些能够帮助基层突破发展瓶颈、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的项目,并精准匹配对口专家。此外,还搭建了“企业出题、政府发榜、人才攻关”的“揭榜领题”平台,通过技术指导、科技推广、联合攻关等方式,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攻克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为了充分调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积极性,黑龙江省人社厅强化了正向引导,并进一步加大了激励保障力度。聚焦专家人才所关心的“关键小事”,在继续教育学时认定、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考核评优、人才项目评选以及考察休假疗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举措。例如,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被视同参加相关专业继续教育,服务基层的时长和质效情况将作为优先推荐晋升高级职称、参加岗位聘用(竞聘)的重要条件。在人才项目评选推荐中,也会适当向那些在服务基层过程中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专家人才倾斜。这些举措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专家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多部门联合出台《加强新时代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若干措施》,通过打造“3 + N”品牌矩阵引入专家智力资源,建设专家库实现精准对接,搭建“揭榜领题”平台推动创新,强化激励保障提升专家积极性,全方位推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