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硫磺岛出席美日战死者悼念仪式时,提及“牢记美日双方士兵的勇敢精神”引发争议,美国民众怒批其为政治作秀。同时详细回顾了80年前硫磺岛战役的全过程以及该战役的战略意义。

3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前往硫磺岛,出席美日战死者悼念仪式。在讲话过程中,赫格塞思提到“牢记美日双方士兵的勇敢精神”,这一言论瞬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

赫格塞思在讲话中称:“我们没有忘记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勇敢精神,这种精神将在历史上,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以及在我们(美日)两国的盟友关系中永垂不朽。他们的英勇永不褪色。”

对于赫格塞思纪念日军“勇敢”的行为,评论区的美国网民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有网民晒出一张美军战俘被日军折磨的照片,指出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不仅杀害了大量美国军人,还曾散布谣言逼迫平民在美军登陆时自杀,这样的日军根本配不上“被纪念”。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

还有美国网民愤怒地批判赫格塞思所谓“牢记美军士兵”的说法只是一场政治作秀。因为在他领导下的美国国防部,在废除“多元化政策”的过程中,删减了大量美军少数族裔士兵的事迹。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此前报道,美国国防部下架的图片和纪念页面中,就有一名在硫磺岛战役中立下战功的美国原住民士兵艾拉·海耶斯。艾拉是知名照片“国旗插上硫磺岛”中的一人,其事迹还被拍摄成电影《父辈的旗帜》。然而目前,他的纪念页面已被美国国防部下架。

此外,众多网民还在评论区以日前的“群聊泄密事件”嘲笑赫格塞思,并呼吁他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辞职。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

那么,80年前的硫磺岛战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硫磺岛折钵山上竖起了美国国旗。

由于在贝里琉岛的占领过程中,美军遭遇了出乎意料的严重损失。因此,美军对后续的攻击战略进行了修正,决定更为彻底地实施“越岛战略”,极力避免不必要的攻坚作战,进一步扩展“蛙跳”的幅度。于是,原来计划对棉兰老岛及台湾的登陆行动被取消。1944年10月3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进攻日本本土前的三个战略目标,首先是1944年12月20日对吕宋岛的作战,其次是1945年1月20日对小笠原群岛一个以上岛屿的登陆作战,最后是1945年3月1日对琉球群岛一个以上岛屿的登陆作战。1944年10月9日,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司令官霍兰·史密斯接到了尼米兹将军的密电,命令他将小笠原群岛的登陆目标定为硫磺岛。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岛链的南部,海岸线长约22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上很多地区被较厚的火山岩覆盖。火山灰比沙轻,人员行走困难,各种车辆更需要铺上垫板才能通过。随着美军开始逼近,日军在1944年5月新设第109师团加强防守,由陆军中将栗林忠道担任师团长,并兼任小笠原地区集团的指挥官。该师团下辖步兵第145联队、第2独立混成旅团、战车第26联队以及独立混成第17联队等作战部队,陆军部队兵力为13449人。其装备的炮火几乎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炮兵火力的4倍,尤其是巨大的火箭炮和臼炮,威力相当于大型航空炸弹,而且由于只有简易的发射架,可以迅速从放列状态退避到地下阵地。除了陆军部队,岛上还有海军少将市丸利之助指挥下的第27航空战队以及硫磺岛防备队等力量,总计人员为7703名。这支部队也由栗林忠道指挥,岛上总计兵力达到两万以上。

栗林上任后,立刻将司令部从父岛转移到硫磺岛,他亲自巡查硫磺岛各处,了解实际情况,撤走居民,重新制定防御规划,并更换了固执坚持歼敌于水际战术的指挥官。在内陆部分,他聘请矿业工程师,开始建设计划总长28公里的地下坑道,彻底贯彻在坚固的地下阵地进行长期持久战、游击战的作战方针。他向全体将士发布自己起草的《敢斗誓言》以及《胆兵战斗心得》,提倡“不消灭十个敌人就不能去死”、“就剩下我一个,也用游击战术让敌人坐立不安”等,针对日军士兵一到绝望便经常发起自杀式突击或者干脆自杀的情况进行作战指导。而且,栗林以极为务实的方针进行备战,要求士兵用七成时间训练、三成时间构筑工事。甚至为了在土木作业中节省时间,规定即便见到他也不用敬礼。

在防御部署方面,以折钵山为核心构成南部阵地,由于该阵地完全在舰炮的打击范围之内,因此仅作为牵制之用。而以中部的大阪山、天山、两个飞机场及元山地区构成硫磺岛的主要防御地带;以永备发射点和支撑点为骨干构成东、西滩岸防御阵地。有些主要工事和大型坑道掩蔽部以及天然岩洞都通过网状地下坑道相连接,通信照明设施完备。各阵地间火力能够互相支援,炮火可以控制全岛及滩头。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1942年2月,硫磺岛战役中,第一批被捕的日军战俘。

早在1944年10月7日,美军就已计划攻占硫磺岛。为此,美军集中了两栖第5军的第3、4、5海军陆战师,登陆部队达70647人,配备火炮168门、坦克150辆,进行运载的两栖作战舰艇有485艘。支援部队包括17艘航空母舰、15艘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92艘驱逐舰、32艘潜艇、11艘护航航空母舰等,参战舰艇高达800余艘,占当时美军舰艇总量的69%。飞机有2000余架,总兵力约11万1308人,如果将间接支援的高速特混舰队算入,全部兵力则要超过22万。指挥这场战役的最高司令官为第五舰队司令官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两栖部队的总指挥官为联合远征军司令特纳中将,登陆部队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

这次作战的开展时间正好处于吕宋与冲绳登陆之间,即便当时工业实力超群的美国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各种准备工作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登陆部队中的坦克以及火炮等支援部队也无法完全满足前线的需要,史密斯中将要求的十天舰炮支援最终只能减为3天。

作战开始前,美军首先对硫磺岛进行了长达74天的连续轰炸。到了1945年2月16日,登陆舰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对全岛滩岸和纵深防御阵地进行3天的舰炮火力准备。同时掩护扫雷舰进行外围扫雷;水下爆破队对海滩进行侦察和设置灯标。19日,舰队对硫磺岛发射炮弹3855万余发,据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猛烈的一次直接火力准备。随后,美国海军陆战第4与第5师最初5个登陆部队由履带登陆车载运上陆。9时45分,一共8个营的突击梯队按原定计划顺利上陆,在此过程中,岛上没有射来一发子弹。

到了上午10时40分,正当美军的第三波登陆部队完成上陆后不久,隐蔽在半地下的日军炮兵阵地突然一齐开火。100毫米加农炮和120毫米榴弹炮连续发射炮弹;47毫米速射炮将一辆辆两栖作战车辆打得烈火熊熊;天上不时还有巨大的有翼火箭弹拖着白烟飞来,并伴随着奇特的声响在滩头阵地纷纷爆炸,美国海军陆战队最险恶的战斗就此打响。

依托强有力的地下工事,日军的阵地在美军的炮击空袭之下几乎未受损失。位于岛屿南端的折钵山炮火观察站,即便山头被炮火削去七分之一,依然完好,并不断提供正确的炮击方位。美军上陆后,陆战第5师即分兵进攻折钵山和一号机场;陆战第4师一部向一号机场进攻,另一部沿海岸向北发展。这一天美军约有3万人登上硫磺岛,但得到的滩头阵地却只是宽度3.6公里,深度900米的狭窄地区,且付出了战死548名,负伤1755名的惨重代价。入夜后,日军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夜袭,仅派遣了骚扰性袭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减员。

3月5日,栗林中将决定缩小战线,将司令部从岛的中央转移到了北方。3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实施了罕见的拂晓奇袭作战,突破了日军的阵地,最终在10日到达东海岸,成功地将日军阵地切割。日军在硫磺岛的阵地被分成了北部和东部两块。到了8日,日军第2混成旅团千田旅团长认为已无法组织抵抗,向栗林请示希望实行决死突击,在遭到拒绝后千田还是抗命,于9日傍晚对第4海军陆战师发起了自杀突击,最后基本上全军覆没。

一旦机场被攻占,美军立即投入机场的修建工作,首先将南部的千鸟机场初步整修,使观测机可以使用。到了3月4日,第一架空袭东京受损的B – 29在两军的炮声中成功在岛上的机场降落,进行了维修和补给。硫磺岛还未完全被占领时,其航空基地的机能就已开始显现。

到了3月14日,日本的小笠原兵团已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但残存的日军士兵仍利用各种工事对美军进行骚扰性袭击。这一时期美军每天前进距离最多不过60米,却要付出约120人的伤亡代价。

此时,日军残余的阵地被压缩到北部和东部的若干地下工事,日军第26战车联队的坦克全部损失。栗林中将在3月16日发出诀别电报:“面对数量和质量占优的陆海空攻击,卑职已尽全力,然现在险要尽落敌手,卑职万分抱歉”,并烧掉了军旗。17日,日军大本营电令将53岁的栗林忠道晋级,使之成为日军最为年轻的陆军大将。

不过,始终坚持不进行自杀性突击的栗林,意识到整个硫磺岛即将陷落,开始寻找突击的机会。26日,他除去领章、勋章和军刀,率领400名左右的残兵对美军陆军航空兵的营地进行夜袭,造成美军53人死亡,119人受伤,栗林率领的日军全部战死。由于扯掉了军衔章,栗林的遗体无法辨认,据称是在突击时被迫击炮弹击伤,在附近洞穴自杀身亡。

此外,海军少将市丸、第26战车联队长、奥运会金牌得主陆军中佐西竹一男爵都在这一阶段战死。3月21日,日军大本营发布硫磺岛日军“玉碎”的报告。美军于3月26日宣布战役结束,然而直至4月底,残存的几百名日军还在进行零星抵抗和偷袭,岛上发现最后的两名日军士兵,是在1949年的1月2日。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美国海军陆战队展示着缴获的日本国旗和武士刀。

在这次硫磺岛登陆作战中,美军最终付出了阵亡6821人,负伤21865人的巨大代价。尽管伤亡如此惨重,但硫磺岛作战的意义很快就显现出来。还在战斗过程中的3月6日,第一支P – 51战斗机部队就进驻硫磺岛南部机场,并于不久之后执行了对B – 29的护卫任务。全岛占领后,经过美海军“海蜂”工程队卓有成效的努力,硫磺岛的航空基地得到迅速扩大,最终硫磺岛常驻的航空力量达到P – 51战斗机222架,P – 61夜间战斗机24架,B – 29轰炸机21架,其余海军陆战队作战飞机12到18架。到战争结束时,仅仅在岛上降落的B – 29就达到了2400架次,大幅提升了对日本政治和工业核心的东京进行战略轰炸的效率。

美防长悼念日军引争议,硫磺岛战役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美P – 51D战斗机在地勤人员指挥下从硫磺岛起飞。

激战过后40年,1985年的2月19日,日美双方的老兵大约400人重新回到了硫磺岛,踏上了当年曾渗透着双方鲜血的火山灰沙。他们一起祭奠40年前的亡灵,相互流泪拥抱,并竖起了一块用英日两种文字撰写的石碑。

石碑上刻着:“我们铭记着我等曾经共同跨越生死,以勇气和名誉而战的往事,在硫磺岛上我们将永远铭记过去的死者,并祈祷不再重复这样的悲剧。”

本文围绕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硫磺岛悼念仪式上的争议言论展开,美国民众对其纪念日军“勇敢”以及所谓“牢记美军士兵”的政治作秀行为表示愤怒。同时详细回顾了硫磺岛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战略意义,这场战役美军虽付出巨大伤亡,但获得的航空基地大幅提升了对日本战略轰炸的效率。最后提到日美老兵战后重聚祭奠亡灵,表达了对和平的祈愿。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406.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