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江苏省财政厅开展省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规范管理工作展开,详细阐述了单位账户资金亟待统筹规范的原因,以及规范管理带来的增强财政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的成效,最后说明了未来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账户管理的举措。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的重要精神,从根源上强化管理,推动财政资源的有效聚集,统一预算分配权,构建闭环管理机制,江苏省财政厅积极组织开展了省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以下简称为“单位账户资金”)的规范管理工作。这一重要举措成功破除了单位账户资金沉淀闲置的弊端,有力地推动了财政资源的统筹利用。
单位账户资金亟待统筹规范
省级预算单位涵盖了与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近年来,随着财会监督、巡视巡察和审计等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单位账户资金管理中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量的闲置资金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支出随意性较大,这不仅潜藏着廉政风险隐患,而且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公共服务效能。
江苏省财政厅国库处负责人介绍道,部分单位长期以来秉持着资金“自有”的观念,对单位账户资金的来源和性质存在片面的认识。尤其是部分单位认为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等资金,是其通过开展服务和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理所当然地将其视为可以自主支配的“自有”资金。同时,有的单位为了预防和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资金短缺风险,倾向于优先寻求财政支持,过度留存“自有”资金,形成了所谓的“蓄水池”,从而造成了资金的沉淀闲置。
单位账户资金规范管理存在盲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省级预算单位数量众多,收入来源多样,单位账户资金的构成十分复杂,而且未能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监管体系,导致资金底数不清,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财会监督之外。加之“大财政”理念未能牢固树立,零基预算改革没有全面落实到位,财政科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高,进而形成了管理盲区。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省级可用财力大幅度增加,传统的预算管理更多习惯于做“加法”,各领域、各单位的财政支出基本上都得到了较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各单位“自有”资金收支管理规范的关注。
该负责人指出:“随着近年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全面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单位账户资金统筹管理的机制短板日益凸显。规范单位账户资金管理已经成为提升‘聚财’能力、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增强财政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
对省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实施分类管理,是单位账户资金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举措延伸了预算管理链条,增强了财政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了财政科学管理水平。
该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力推动了单位账户资金管理构建新模式。”把单位资金纳入财政代管专户进行统一管理,预算单位严格按照经法定程序批复后的预算执行,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集中支付,并实施全流程监控,杜绝了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的情况,增强了预算刚性约束和控制能力。同时,也压实了预算单位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责任,严肃了财经纪律。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财务审计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一开始,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还是有较多的顾虑,担心会影响今后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投入。其实只要单位按照零基预算要求,结合单位发展规划提出合理且必要的支出需求,财政还是会予以保障,不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因此,各单位打消顾虑、统一认识,积极支持该项工作,按照要求及时向省财政厅移送存量资金。”
省农科院财务处负责人称:“我院所属预算单位在省级预算部门中率先完成单位资金归集工作,资金归集后,省财政厅也迅速进行确认处理,保障了单位资金的及时、高效使用,各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也在此次规范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该负责人介绍:“省财政按‘上缴财政收回、申请财政代管、单位留用’三种方式对资金实施规范管理。”这一方面增强了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有效提升了对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任务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摸清了预算单位的“家底”,增强了预算完整性,统一了预算分配权。
将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账户管理
为了巩固和提升单位账户资金分类管理成效,下一步,省财政厅将通过强化非财政拨款资金管理、优化账户管理、激发事业单位增收活力等机制,进一步提升财政聚财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据介绍,省财政将建立非财政拨款资金预算管理闭环机制,逐步将预算单位的非财政拨款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代管专户,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一举措旨在打破预算编制中的条块分割,实现财政拨款与非财政拨款的统筹协调。同时,推进预算单位账户资金零余额化管理,参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研究出台《非财政拨款资金集中收付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账户管理方面,江苏将全面清理单位账户,撤销闲置账户,归并同类账户,并严格控制新开账户。自2025年起,所有预算单位账户将全部纳入一体化系统账户管理模块,实现统一管理。
为了尊重事业单位劳动创造价值,省财政探索建立事业单位绩效与增收挂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明确激励目标、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考核等措施,鼓励事业单位充分运用国有资源资产,发挥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生财”“聚财”。
本文围绕江苏省财政厅开展的省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规范管理工作展开。先是指出单位账户资金存在沉淀闲置、管理有盲区等问题,凸显统筹规范的紧迫性;接着说明规范管理在增强财政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最后阐述了未来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账户管理的具体举措,以提升财政聚财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