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盐碱地的种植与科研活动展开。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合作社在农科院专家指导下种植油葵、油菜等耐盐碱作物,承担多项科研试验项目,创新驿站吸引众多科研单位入驻,双方合作不仅提升了盐碱地地力和作物产量,更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3月15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盐碱地上,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首席专家徐玉鹏正专注地介绍着旱碱麦的“起垄覆膜侧播”技术。这一画面,被燕赵农村报记者郭庆峰敏锐地捕捉下来。
三月,当春风携着咸涩的气息席卷渤海湾畔那大片的盐碱地时,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承包田里,一场充满希望的耕耘正在进行。只见播种机缓缓前行,锋利的犁刀划开板结的土层,随后铺展开的白色可降解地膜,如同一片片灵动的鳞片,轻柔地覆盖在这片看似荒芜却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盐碱地上。
“这是种的啥?”记者的好奇心被瞬间勾起,随口问了一句。这时,一位身着朴素、裤脚沾满泥土的中年男子凑了过来,他操着朴实的口音说道:“这是油葵。”记者扭头仔细打量,才惊喜地认出来,这位看似普通农民的男子,竟是沧州市农科院植保所所长王庆雷。此刻,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田间,认真指导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种植油葵。
在拖拉机的轰鸣声和呼呼的风声交织中,王庆雷提高了嗓门,与记者热切地交谈起来:“盐碱地适合种什么作物,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经过这几年的反复试验,我们惊喜地发现油葵非常适合在盐碱地种植,所以今年我们打算扩大种植面积,让这片盐碱地能产出更多的希望。”
离油葵地不远处,是王庆雷的团队于2024年秋精心种植的油菜。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志清满脸笑容地介绍道:“2023年,我们合作社在王庆雷所长的悉心指导下种植了400亩油菜,没想到亩均收益超过千元。尝到甜头后,在2024年秋季,我们把凡是重度盐碱的地块儿都种上了油菜,面积一下子达到了2000亩。”张志清还自豪地说,合作社流转的6000亩土地,除了种植旱碱麦以外,还种植了油菜、油葵、花生、绿豆、高粱等多种作物。这些作物可都是经各级农业科研院所或团队精心筛选出来的耐盐碱品种,不过很多还处于试验阶段,未来还有无限的潜力等待挖掘。
为了让记者更深入地了解合作社近年来承担的科研试验项目,张志清热情地开车拉着记者转遍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基地”。一路上,张志清一边开车一边兴奋地介绍:“这一块是中国农科院的小麦品种推广试验田,那一块是中国科学院的品种筛选试验田……”说到激动处,他还特意拉着记者下车,指着眼前的景象说:“见过小麦铺地膜吗?这里不仅有白地膜,还有黑地膜,这些可都是科研院所或团队在我们这里开展的试验,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这片盐碱地早日变成高产的米粮仓。”
当记者问到目前有多少家科研机构跟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时,张志清陷入了回忆,他说起去年的一个场景:“2024年秋后播种小麦的第一天,创新驿站一下子来了6家科研单位,其中有27名博士、136名硕士。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张志清介绍,目前创新驿站已经吸引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多家科研单位入驻,大家齐心协力,为这片盐碱地的未来共同努力。
张志清口中的“创新驿站”,正是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它由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建。走进这个驿站,会发现这里设施一应俱全,除了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宿舍、自助厨房外,还有一间可容纳156个座位的“田间课堂”。该驿站的首席专家、沧州市农科院研究员徐玉鹏介绍说,创新驿站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专家团队的研究领域涵盖旱碱麦新品种选育、植物营养、土壤改良和农业机械化等多学科、多领域、全产业链。同时,驿站吸纳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沧州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团队,承担了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以及省市农业部门的推广项目,示范推广了一系列农业种植新技术,研发出了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种植技术,比如“旱碱麦 – 绿豆 – 油菜 – 高粱两年四作稳定种植技术”、夏玉米宽窄行增密种植技术、盐碱地地下渗灌排水降盐土壤改良技术等。这些技术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这些科研机构或团队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用地,还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不少,但张志清却笑着说“收获更多”:通过提供试验用地,盐碱地的地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旱碱麦的产量也大幅提高;通过试种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新品种,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打下了扎实的根基,让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有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介绍了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盐碱地的种植实践与科研合作情况。合作社在农科院专家指导下种植多种耐盐碱作物,承担众多科研试验项目,创新驿站吸引多家科研单位入驻。双方合作提升了盐碱地地力和作物产量,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彰显了科研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