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近日推出的兆瓦级闪充终端系统,该系统宣称充电速度能实现油电同速,还计划构建全国性超级充电网络。文章围绕超充技术成为必争之地的原因、比亚迪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比、比亚迪自建充电网络的缘由以及超充技术面临的疑虑等方面展开深度解析。
3月19日有消息传出,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制造商比亚迪,在近期推出了兆瓦级闪充终端系统。比亚迪方面宣称,这一系统的充电速度能够达到和燃油车加油速度相当的水平,真正实现油电同速。不仅如此,比亚迪还透露了一个宏大的计划,那就是构建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超级充电网络。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电动汽车行业新一轮的超充竞赛。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一技术突破以及相关的行业动向进行深度剖析。
超充技术为何成为必争之地?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驾驶者始终对电动汽车持有怀疑态度。他们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在长途驾驶的过程中,电动汽车可能会出现电量耗尽的情况,从而陷入“抛锚”的尴尬境地。这种担忧成为了阻碍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超充与换电技术,试图通过提高充电速度来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在中国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超充功能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大车企竞争的核心卖点。特斯拉的V3超级充电站以其相对较快的充电速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而中国本土品牌也在超充技术上不断取得各种突破。这些技术的进步共同推动了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持续上升。
比亚迪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如何?
比亚迪方面表示,其“超级e平台”具有非常强大的充电能力。该平台的峰值充电功率能够达到1000千瓦,使用这一系统的电动汽车,只需要充电5分钟,就可以行驶400公里。为了实现这样卓越的性能,比亚迪开发了一整套先进的技术方案。其中包括采用了10C充电倍率的电池,这种电池每小时可以充入10倍电池容量的电量;还配备了高功率电机、碳化硅高压电控系统以及支持1000千瓦功率的兆瓦级超级充电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的主流车型目前仍然采用400伏系统,其峰值充电功率仅为250千瓦。只有特斯拉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采用了800伏架构,峰值充电功率可以达到350千瓦;而特斯拉的电动卡车Semi则采用了1000伏架构。
为何比亚迪现在要自建充电网络?
尽管比亚迪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其销量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但是截至目前,比亚迪的车主们在充电时仍然长期依赖第三方充电设施。比亚迪公司表示,最新推出的超级e平台对充电设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自建快充设施来充分发挥其性能。因此,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建设超过4000座超充站。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周一的发布会上还发出呼吁,希望外部资本能够参与共建生态,协助建设更多的充电站。不过,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比亚迪此举显然是在追赶竞争对手。蔚来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充电网络,旗下拥有近2700座快充站;特斯拉自2014年以来也已经建成了2000多座充电站,超充桩数量达到了11500个。
此外,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极氪等车企也在加速扩充自己的快充网络。理想汽车上周表示,自2023年4月以来已经建成了1900个快充站;极氪去年则计划,到2026年在全国建设10万个超充桩,对应约2000座超充站。华为此前已经推出了支持最高600千瓦充电功率、适用于最高1000伏架构车辆的液冷超充桩。截至去年,华为已经部署了包括液冷超充桩在内的充电桩50000个。
存在的疑虑
然而,超充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分析师警告称,大规模采用超充技术将会给电网带来巨大的负荷压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额外的努力和投资来升级配套的基础设施。比亚迪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为每个超充桩配置储能装置。但是分析师指出,这种做法会显著提高建设成本。
本文详细介绍了比亚迪推出的兆瓦级闪充终端系统及其全国超级充电网络计划,分析了超充技术成为竞争焦点的原因,对比了比亚迪新系统与其他品牌的差异,阐述了比亚迪自建充电网络的缘由及行业竞争态势,同时也指出了超充技术面临的电网负荷和成本问题。总体而言,比亚迪的超充技术突破虽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大规模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