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8 日特高压工程开工,华北电力供应再升级,大同 – 怀来 – 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开工,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家电网 3 月 18 日开工建设的大同 – 怀来 – 天津南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阐述了该工程的起止点、线路长度、建设意义,以及国家电网此前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成果。

据最新消息,3 月 18 日于北京传来重磅新闻,国家电网正式对外宣布,大同—怀来—天津南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在这一天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布局中的崭新通道,按照规划,它将于 2027 年 6 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项特高压工程。它的起点位于山西大同,在建设过程中,线路会途经河北的燕山山脉和海河流域这两个极具地理特色的区域,最终抵达天津滨海新区。此次新建的双回线路长度达到了 770 千米。当该工程建成之后,在华北地区将会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这条“大动脉”的出现意义非凡,它将进一步完善华北特高压主网架结构,能够充分满足山西、河北电力向外输送的需求,同时也能适应天津电网负荷不断增长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全面提高京津冀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大大增强其抵御严重故障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服务。

山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矿产基地,有着丰富的煤炭等能源资源;而冀北地区则在新能源资源方面独具优势。该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恰好可以满足配套煤电和新能源电力的可靠送出。当工程建成后,华北区域特高压送电能力将大幅提高至 2100 万千瓦。这一提升将有效优化华北负荷中心能源供应格局,显著提高环首都经济圈电力供应能力,为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工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 2024 年底,国家电网已成功建成“22 交 16 直”共 38 项特高压工程,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这一庞大的网络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围绕大同 – 怀来 – 天津南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开工建设展开,介绍了其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同时提及国家电网此前的特高压建设成果,凸显了该工程在优化华北能源格局、保障电力供应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71.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