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部分市政道路开通的情况,包括开通时间、道路情况、设计理念、特色亮点以及未来规划等内容,展现了该港区的建设成果和发展前景。
3月18日上午,居住在普吉新区小区的李女士驾车从铁山路直接驶入邮轮港区的港极路。在行驶过程中,她近距离目睹了正在建设中的世界之眼、邮轮港区航运中心、数字海洋国际客厅等标志性建筑的风采。新通车的港极路一侧紧邻地铁2号线西延段国际邮轮港站的出入口,此时道路两侧的草皮正在铺设,一丛丛新植的树木在明媚的春光中展现出勃勃生机。道路上方悬挂着漂亮的蓝色道路指示牌,清晰地标注着港极路、港州路、港平路等纵横交错路网的方向。李女士激动地发觉,原来自己的家离“港”如此之近。自启动建设十年来,港区部分市政道路的通车,意味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首次向普通市民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3月15日,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青岛市公安局港航分局、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等多个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一期的港极路、铁山路等部分市政道路正式面向广大市民开通。这些道路由港区发散式链接通向城区,不仅能够为区域内的建筑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还将有效缓解周边的交通压力,提升区域交通的运行效率,全面提升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
据悉,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一期市政道路于2023年12月开工建设,该项目主要涵盖了市政道路、管网工程、绿化带、口袋公园、污水泵站、公交场站、启动区电力配套等一系列市政基础配套工程。其中,本次开通的港极路一期规划为城市次干路,全长920米,西起邱县路,东至港寰路,红线宽28米。
启动区市政道路是青岛市首个创新采用全要素设计理念的项目。其总体设计对启动区的市政建设、建筑风格、标识系统以及人文特色进行了精心把控,致力于将港口码头的独特魅力、历史城区的深厚文化底蕴、现代建筑的创新理念与道路规划的前瞻思维完美融合。实现了从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从道路红线管控向建筑与建筑之间空间管控的转变,城市道路设计视野也从传统的道路边界扩展至建筑边缘,实现了设计理念的全面延伸。
此外,道路全面融合了人文景观,充分保留了港区现状的百年铁路,并将其原位融入景观绿化中,留存了港区的历史记忆,打造出开放街区、道路、景观、商业、配套相互融合、互成一体的新城区。
值得一提的是,港区启动区采用了多杆优化交通设施及智慧化交通管控。启动区市政基础设施杆件按照配套设施优化合一的理念,将交通标志与信号灯、路灯立柱合杆设置,减少了杆件64杆。路灯和标志牌、信号灯、电子警察、违停抓拍等交安设备实现了合杆。并且,启动区市政道路全面优化了交安设备的布置,实现了港区道路电子警察、违停抓拍的全覆盖,通过智慧化管控港区交通,打造出顺畅的城区通行环境。
下一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内的其他道路也会随着建设进展陆续开通,同时还将打造优美的口袋公园、市民广场、滨海步道等公共空间,致力于以高水平建设滨海盛景锦绣港城,全力打造邮轮港区的新生态、新文化、新形象。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将继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导入,深化港、产、城“三区互融”,以港区为载体,不断带动产业园区、美丽城区建设,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绘就崭新蓝图。
截至目前,启动区口袋公园及公交场站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成,计划将于2025年一季度末全面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港区活力绿轴,为市民提供滨海公共活动带,为区域内办公、居住、旅游的市民提供更多娱乐休闲空间。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部分市政道路开通的情况,包括开通时间、道路基本信息等,同时介绍了其创新的设计理念、融合人文景观和智慧化交通管控等特色亮点。此外,还提及了未来的建设规划,如其他道路开通、公共空间打造等。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港区的发展,实现港、产、城互融,为城市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