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暨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启动仪式在上海浦东举行的相关情况,包括大赛评选出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发展历程、专业资源和成果,以及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的相关内容。
在2025年3月19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一场聚焦公共文化领域的盛会——2025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暨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启动仪式,于上海浦东盛大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和严格评选,本次大赛最终评选出了20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其中,来自上海的一尺花园、摆渡人书场、徐家汇书院、西岸美术馆成功入选,值得一提的是,这4个入选空间中半数都来自浦东,充分彰显了浦东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
在这些入选的文化空间里,一尺花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消费者青睐。它创新性地形成了“阅读 + 咖啡 + 策展”的综合模式,这种多元融合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大众的接受度。从数据上看,单店日均服务可达500人次。通过文化跨界融合餐饮和其他消费业态,一尺花园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性和可能性。自2018年开业以来,一尺花园已从浦东起步,逐步在全国数十座城市落地生根,积极探索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像一尺花园、摆渡人书场、徐家汇书院、西岸美术馆等上海的文化空间,成功入选2025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并获颁奖项,为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增添了光彩。
位于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摆渡人书场,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小桥流水”设计理念。它既保留了传统书场的特色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让人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文化的气息。此外,同样获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还有徐家汇书院和西岸美术馆。
回顾大赛的发展历程,2018年,首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在浦东萌芽起航。7年来,大赛不断发展壮大,其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如今,大赛已经纵深辐射全国20个省市、159个城市,累计发掘参赛空间8245个,推出获奖空间1453个,成为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摆渡人书场那“小桥流水”的设计理念,为其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目前,大赛的专业凝聚力也在持续增强。它已经打造并集聚了上百名来自全国的公共文化专家和专业设计师的人才资源库。同时,大赛的精品案例数据库也在不断丰富,汇集了全国1500余个精品空间案例,实现了基层、商圈、阅读、文博、跨界和乡村六大类空间赛道的全覆盖。
在颁奖当天,浦东多个街镇积极行动,与设计师进行结对签约,推出了一批基层文化空间升级项目。大赛优秀设计师、运营团队陈嘉炜、张晨阳、马岛等人,将积极推进航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修缮、祝桥镇江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空间展陈、摆渡人书场文化空间升级以及打造迪士尼门口艺术村落、“江南文韵·灵秀三林”等项目。这些签约共建的空间项目,分布于商圈楼宇、乡村田园之间,将进一步丰富百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当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空间在硬件上变得更加靓丽时,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这一软件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与2025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同日举行的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其目的正是为了丰富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浦东新区官方表示,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创办9年来,已经汇集了1000余家来自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知名文化馆、文化院团、艺术院校、文创企业等资源,为浦东的公共文化建设赋能。通过让民众点单的方式,将民众所需的文化产品送至家门口。
今年的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分为内场与外场。内场以精选文化机构展位为主,邀请了长三角地区的院团及文化机构参展,涵盖演艺、文化体验、旅游、文博、图书等多种类型。外场则配以热烈的文艺表演以及非遗美食体验,为民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外场首次有农副产品加入集市,为农产品产业升级提供了展示平台。此外,民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登录线上文采会,尽情享受“文化淘宝”的乐趣。
本文介绍了2025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暨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在上海浦东启动的情况。大赛评选出多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展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特色,且7年来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专业资源不断集聚。颁奖当天还推动了基层文化空间升级项目。同日举行的采购大会旨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经过9年发展已汇集众多资源,今年还设置了内场外场多种活动形式,为民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农产品展示平台。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