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仓播刻不容缓:保障消费者权益,远离虚假直播

电商平台上以仓库为背景的直播销售活动展开,详细揭露了部分仓播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包括虚构“高补贴”、自封“高奢品”,以及堆叠空箱、模糊信息、引导评论等套路,同时探讨了如何规范这一新兴直播形式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在当下的电商平台上,一种以仓库为背景的直播销售形式悄然兴起且颇为流行。直播间里,主播们宣称所售手机可补贴 1000 元,价值五位数的“高奢”手表仅售 99 元。这般诱人的宣传,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新华视点”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部分仓播背后隐藏着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问题,着实值得大家警惕。

虚构“高补贴” 自封“高奢品”

仓播,简单来说就是在仓库中进行的直播销售活动。直播画面里,主播们身后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箱、货柜,他们信誓旦旦地表示直播地点就是货源仓库,所售商品是仓库直发,有着显著的价格优势。记者近期密切关注了百余个仓播账号,其中一些账号拥有几十万粉丝,甚至有的仓播账号还能冲到所在时段平台带货总榜第一的位置。

但实际上,不少消费者反映,这些仓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主播宣称的“高补贴”,在实际购买中根本不存在价格优势;所谓的“高奢品”,到手后却货不对板。

前不久,一场占据“带货总榜第一”的仓播中,主播推销某品牌手机时,声称“这是新款,柜台卖得老贵了”,还说在直播间购买每个能补贴 1000 元,只需 1198 元。然而,部分消费者仔细查证后发现,这款手机早在 2024 年 5 月就已上市,当时官方售价 1399 元,目前正常市价也在 1200 元左右,根本不是主播所说的补贴 1000 元。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网购经历,他们在某仓播直播间“低价”购买了化妆品、手表等商品,下单后到其他平台一对比价格,才发现这些商品并不便宜。

在一个仓播直播间里,主播介绍一款“瑞士品牌”手表时,拿出一张“世界名表等级排行榜单”,坚称该品牌是“高奢品牌”,还展示了一张签购单,声称这款手表原价 66800 港元,在直播间只需 99 元。

规范仓播刻不容缓:保障消费者权益,远离虚假直播

某仓播主播推销一款所谓的“高奢”手表时,展示“世界名表等级排行榜单”和签购单。(拼版视频截图)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后发现,这款所谓的“高奢”手表售价大多在百元左右,最低甚至只需 30 多元。有名表行业从业者也表示,从未听过该品牌,根本不认为它属于“高奢品”。

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些主播常常拿出所谓的“明星网红”商品,宣称是会员店、专柜同款商品,在直播间仅以一到两折的价格售卖,还美其名曰“送给你们试用”。但记者在相关会员店、商场内根本没有看到这些商品,店内工作人员也表示从未售卖过。

堆叠空箱、模糊信息、引导评论

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部分仓播的虚假宣传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堆叠空箱,打造“货源”场景。仓播进行时,主播在堆满货箱、货柜的场地中来回走动,一些货架前还有工作人员操作升降机,并不时听从主播的调度,比如“看看上面手机库存还有多少”。但据多名主播和运营负责人透露,这些看似仓库的直播场所内其实只有少量货物样品,其余的都是空箱,背景中的工作人员也只是“演员”。记者了解到,大部分仓播运营方并不囤货,直播中弹出的销售链接来自不同的供货商。一名仓播运营负责人坦言:“我们七个直播间,每天卖好几万单,没有一个产品是自己囤货、自己发货的。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会搞流量。”

——模糊信息,掩饰“折扣”本质。记者注意到,在介绍一些知名品牌商品时,主播往往会有意混淆型号、新旧等关键信息。比如,只说“那款大几千的华为 70 手机”,实际上架的却是华为畅享 70 等中低端系列,而非高端系列;大谈“飞天茅台加钱都买不到”,实际上架的并非 53 度飞天茅台,而是 43 度飞天茅台。此外,有的主播还会在商品证书、价签上做手脚。有主播在交流“经验”时说:“大品牌利润低,小品牌的健康类、美妆类产品利润高,可以自己搞一些证书、价签,直播时快速晃一下。”

——混淆视听,营造“抢手”氛围。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仓播的后台运营人员通过发“福袋”引导评论、刷屏、禁言等方式进行“控评”。观众必须在公屏发送“收到了,是正品!”“是老粉回购沐浴油”“要高端瑞士腕表”等指定评论才可以参与“福袋”抽奖。

规范仓播刻不容缓:保障消费者权益,远离虚假直播

一些仓播直播间的“福袋”抽奖,必须发送指定评论才能参与。(拼版视频截图)

记者在观看相关仓播时,多次在公屏提醒“不是新机”“是 43 度茅台”等信息,轻则被管理员刷屏盖过,重则被禁言拉黑。有消费者无奈地表示:“我刚被一个仓播直播间踢出,就因为问了一句‘你家的手机为啥比京东卖得还贵’。”

规范新兴直播 保证产品质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董世盼指出,一些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堆叠空箱、模糊信息、虚标价格等行为,误导消费者购买所谓“高奢”“高折扣”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调查还发现,为了应对平台监管,一些仓播运营方准备了不少“小号”。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一些主播相互提醒,近期监管会更严,不要拿大号撞枪口,先用小号挺过 3 月份。一名仓播运营负责人甚至说:“一年只要放开三个月,我们就能赚钱。”一些仓播主播、运营方也表示,各网络平台对仓播常见违规行为基本都有对应的监管规定,但执行起来松紧不一。

本文详细揭露了电商平台仓播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包括虚构补贴、自封高奢、营造虚假场景、模糊商品信息和控评等乱象。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时,部分仓播运营方为逃避监管采取不当手段,且平台监管执行力度不一。规范仓播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严格执行监管规定已刻不容缓。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719.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