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灭火器及其他消防产品展开,先是通过浙江宁波火灾案例指出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危害,接着介绍了灭火器及常见消防产品的真伪鉴别方法,最后阐述了新标准GB4351 – 2023《手提式灭火器》的实施及相关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灭火器被誉为守护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关键时刻,它却可能因为假冒伪劣问题,酿成令人痛心的悲剧。
2022年8月,浙江宁波发生了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火灾事故,这场火灾最终造成7人不幸遇难。
后续经过专业检验发现,此次事故中所涉及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灭火器均为不合格消防产品。其中,灭火器的灭火剂有效含量仅有20%,这与国标要求的75%相差甚远。如此低的有效含量,在火灾发生时,灭火器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为了避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下面这份消防产品“避坑指南”,请大家速速收藏!
灭火器真伪鉴别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灭火器铭牌标识来辨别其真伪。铭牌标识内容应包含灭火器名称、型号规格、灭火剂的名称、主要组分及含量、适用的灭火种类、灭火级别、符合的产品标准号、使用温度范围、驱动气体名称、含量及20℃时的压力、生产商的名称和地址、瓶体上的永久性标志、操作说明等内容。
同时,要检查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并且观察灭火器外观是否光滑,罐体和软管是否完好。
常见消防产品真伪鉴别
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
目前,实施强制性认证的消防产品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火灾报警产品、灭火器和避难逃生产品。这三类产品必须要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相应的《检验报告》。我们可以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https://www.cccf.com.cn)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信息”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手机证书中的主型、分型来辨别。
实施自愿性认证的消防产品
自2019年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意见实施以后,防火门、消防水带、喷水灭火产品等13类消防产品转为实施自愿性认证。我们可以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CertECloud/index/index/page)查询自愿性认证产品的获证情况。如果需要查询网站以外的《检验报告》的具体内容,可以与出具《检验报告》的检测机构进行核实。
伪劣的消防产品会给灭火救援带来极大隐患。以下消防产品的真伪解码,请大家了解。
↓↓↓
下面这则视频以消防水枪举例,再教你辨别妙招。
今年1月1日,新标准GB4351 – 2023《手提式灭火器》正式实施。
与旧规相比,新规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外表:灭火器瓶身颜色统一
从外表来看,旧标准中规定灭火器瓶身颜色推荐用红色,但并不做强制要求,所以市场上各种颜色的灭火器瓶身都有。而新标准中强制规定,所有的灭火器瓶身必须为GB/T3181中规定的R03大红色。这意味着以后像蓝色、黑色、绿色、黄色等颜色的灭火器都将退出市场。
型号编制:适用火灾类别直接体现在型号上
新规不再沿用旧的灭火器型号编制方法,而是启用了新的方式。现在,灭火器的型号上会直接表明它适用的火灾类别。例如:MF/ABCE2C表示适用于A类、B类、C类、E类火灾,充装量为2kg的适合车用的手提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
新版灭火器的型号编制方法:
阀门:结构改进
新标准对灭火器的阀门结构有了新要求,在装有压力表的阀门上,厂家需要设计能取下压力表后灭火器不漏气的气芯结构。这样一来,以后维修起来会更加方便,压力表坏了只需要更换压力表即可。而在过去,一旦卸掉压力表,瓶体的整体压力就会消失。
喷射软管:长度要求补充
旧标准中规定充装量大于3kg或者3L的灭火器软管长度不应小于400mm。新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不大于3kg或3L的灭火器如果配备配喷管的话,其长度不应小于250mm。此外,新标准还规定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软管长度不应小于650mm。
性能:针对不同类型火灾特点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 灭火性能:提升了水基型、洁净气体灭火器灭A类火性能要求,增加了水基型灭火器抗溶性的判定要求及试验方法;更改了C类火的要求;还增加了D类火、F类火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相关企业指明了研发方向。
• 使用温度范围:最高使用温度由+55°C提高到+60°C。这意味着,在一些更热的环境中,灭火器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本文通过宁波火灾案例强调了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危害,详细介绍了灭火器及常见消防产品的真伪鉴别方法,还阐述了新标准GB4351 – 2023《手提式灭火器》的多方面变化。旨在提醒大家重视消防产品质量,掌握鉴别方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