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聆听敦煌乐音的回响,年轻人用音乐解锁敦煌千年古曲的魅力

本文围绕敦煌莫高窟中的音乐元素展开,先介绍了莫高窟壁画里丰富的乐舞图像和众多乐器,引出能否聆听敦煌乐音的疑问,接着讲述“音乐天书”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以及年轻人在《乐动敦煌》剧场创新演绎千年华音,展现敦煌音乐的魅力。

回溯到初唐时期,在那神秘而充满艺术瑰宝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内,仿佛有一场热闹非凡的唐代音乐会正在激情上演。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洞窟的北壁,便能看到28身乐伎整齐地分列于两侧。这些乐伎每一位都独具特色,她们的肤色各不相同,或白皙,或微褐,仿佛来自不同的地域;发饰也是千变万化,有的梳着精致的发髻,有的盘着独特的发辫,尽显异域风情。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手中紧紧握着来自各国的乐器,这些乐器就像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见证着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多元。

在莫高窟总计492个绘有精美壁画的洞窟之中,超过一半的洞窟都绘有美轮美奂的乐舞图像。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盛大的音乐舞蹈世界,那些壁画上的舞者身姿轻盈,乐伎神情专注。而壁画里琳琅满目的乐器更是多达7000多件,种类丰富,造型各异,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在音乐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这无疑是一个盛大却又寂静无声的古代音乐世界。面对眼前如此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心中不禁泛起一个疑问:今天的我们,是否还能够聆听到那来自敦煌的美妙乐音呢?

穿越千年,聆听敦煌乐音的回响,年轻人用音乐解锁敦煌千年古曲的魅力

画面中展示的是《敦煌乐谱》的局部,这份乐谱就如同沉睡了千年的“音乐天书”,承载着无数的音乐秘密。然而,如今它已悄然发生了转变,从无声无息的古老文献,变成了能够被人们聆听的美妙乐章。

在《乐动敦煌》剧场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开启了一场音乐与舞蹈的盛宴。他们手中的琵琶、都塔尔、古筝、中阮、笛子等乐器,在他们的指尖下发出灵动的声音。这些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再和着优美的敦煌舞蹈,将流淌在丝路上的千年华音进行了创新演绎。他们仿佛是穿越时空的使者,将古老的音乐文化带到了现代观众的面前。

当敦煌的音乐真正动起来的时候,那千年的古曲就像是从藏经洞缓缓奏响,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弥漫在整个剧场之中。仿佛在一瞬间,怒目金刚从206窟大步走来,他那威严的神情仿佛在诉说着守护敦煌的故事;迦陵频伽从360窟振翅飞出,它那婉转的啼鸣声仿佛是对敦煌音乐的赞美;飞天也踏着伎乐师的鼓乐,身姿轻盈地腾空而起,她们的彩带在空中飘舞,仿佛是在与音乐共舞。

如今,世界正在真切地听见敦煌,听见那穿越千年的音乐之声,感受着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

本文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图像和乐器,引发对聆听敦煌乐音的思考,随后讲述《敦煌乐谱》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以及年轻人在剧场创新演绎千年华音,展现了敦煌音乐文化的魅力,让世界得以听见敦煌的声音,感受到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748.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