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AI浪潮中稳健前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本文聚焦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会,深入剖析腾讯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投入情况,同时对比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在AI方面的举措,还探讨了腾讯电商业务和游戏业务的表现,展现了当前互联网巨头在AI时代的竞争态势。

腾讯在AI浪潮中稳健前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图片由AI生成

倘若你满心期待在腾讯的业绩会上,聆听到关于最新AI战略愿景的激昂阐述,亦或是有关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宏伟壮志,那或许会感到些许失望。

在3月19日晚间举行的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会上,几乎每一位投行分析师都将焦点投向了与AI相关的热门话题。然而,腾讯管理层给出的所有回应,都紧密围绕着现有的具体业务场景展开。

例如,致力于提升由AI驱动的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效率。通过AI技术的精准分析和优化,能够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提高广告的转化率,从而为广告主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借助AI来优化游戏匹配体验,提升游戏平衡性,让腾讯的“长青游戏”更加经久不衰,进而推动游戏收入的持续增长。

从集团AI战略层面来看,腾讯最新的阐述可简要概括为“坚持自研 拥抱开源”的多模型策略。这种策略既强调自身技术的研发能力,又积极借鉴开源社区的优秀成果,以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创新。

这样的表述听起来朴实无华,却恰恰契合了腾讯一贯务实的做事风格。腾讯始终秉持着相对务实的产品思维,将技术投入切实体现在真实可感的业务场景中,让每一项技术创新都能为业务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而投资者所关心的这些话题背后,一场有史以来互联网巨头资本支出规模空前的AI大战已然拉开帷幕。

就在三周前,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果断放话,豪掷3800亿元,坚定不移地踏上AGI之路。这笔巨额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其总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无疑是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在AI领域最大的一笔投入。

在吴泳铭的愿景中,阿里AI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全力追求AGI的实现,不断突破模型智能能力的边界。他将目光锁定在高门槛通用大模型和基础设施上,预判如果AGI得以实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极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甚至有可能影响或替代当前约50%左右的GDP构成。

近期,《金融时报》还披露,在接任集团CEO之际,吴泳铭向马云和蔡崇信力争统一业务战略,并从张勇手中拿下了阿里云这张关键“王牌”,这一举措让阿里园区内部士气大振。如今,阿里决心做出更为彻底的转变,立志“将阿里重塑为一家AI公司”。

今年,阿里计划投入390亿元用于采购AI芯片,较去年增长近50%。若增长超出预期,这一数额还有可能在年内进一步上调。

字节跳动则延续了“大力出奇迹”的一贯作风。今年1月,路透社报道称,字节跳动已计划在2025年投入超过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布局数据中心和算力设备采购。其中,约900亿元将用于采购AI算力设备,另外700亿元则用于建设IDC基础设施,以及购买光模块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算力,同样也是腾讯关注的重要事项。尽管腾讯在这场AI竞赛中表现得较为低调,但显然也无法置身事外。

在研发投入方面,腾讯2024年投入高达706.9亿元,同比增长221%,自2018年至今累计投入已达3403亿元。

腾讯集团总裁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腾讯敏锐地察觉到AI的发展呈现出加速迹象,因此加大了对AI芯片的投入。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资本支出显著增加,主要是因为紧急采购了大量GPU,这些订单既用于推理,也用于云服务。

不过,腾讯今年将优化GPU的支出,不会盲目地增加GPU的数量。正如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tchell)在业绩会上所言,DeepSeek让他们意识到,依靠更昂贵、数量更多的GPU来训练AI大模型的时代已经过去。

同时,他们还考虑到如何合理部署这些GPU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购买GPU后进行出租是一种途径,但会面临折旧摊销和潜在的短期压力。此外,还需关注GPU部署后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出现闲置的情况。

当然,这一切都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腾讯也有可能根据市场竞争情况灵活调整,增加GPU的订单量。

刘炽平还透露,今年腾讯的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将升至“十几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将成为战略投资的重点领域。

在应用侧,近期市场对腾讯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属腾讯元宝及其投流情况。

刘炽平披露,腾讯元宝在2月至3月期间日活激增超过20倍,目前已成为中国排名DAU第三的应用。在此期间,腾讯元宝一度超越DeepSeek登顶App Store,而腾讯为此次推广可能耗资超过5亿元。

据AppGrowing测算,在接入DeepSeek – R1满血版之后,今年2月份元宝的投放金额超过了3亿元,而3月的第一周,投放金额就已接近2.5亿元。

腾讯管理层似乎已经注意到外界对元宝留存问题的质疑。在年度业绩沟通会中,刘炽平表示,腾讯元宝确实进行了一定的投流,但其留存率表现不错。未来,腾讯不会单纯依靠投流来获取用户,而是会更加关注留存率和拉活率。

据第三方平台估计,腾讯元宝约八成左右的线上广告投放在了腾讯自家的产品矩阵中,并且还能获得八折左右的内部折扣价。相较于其他AI公司,腾讯在流量采买上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流量原本也可以以原价出售给其他公司,从而为腾讯整体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在这场高额支出的AI竞赛中获取更多资金支持。

2024年,腾讯营销服务板块增长势头强劲。四季度,腾讯营销服务收入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收入为1214亿元。这主要得益于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的优化,以及视频号广告的增长、短剧和小游戏驱动的小程序广告增长、搜一搜广告收入翻倍等多重因素。

可以预见的是,腾讯后续不会不计成本地参与AI应用买量大赛。

对于腾讯来说,广告业务板块即将迎来一个强劲的挑战者。

吴泳铭在2月的业绩会上明确表示,阿里未来将专注于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以及互联网平台产品。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一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个方面加大投入。

其中,互联网平台产品是首次被提及。目前,其最核心的商业模式之一便是广告,而这也是当前流量大户腾讯和字节跳动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仿佛是一场蓄势待发的“反攻”,或许就像之前几年抖音和微信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一样,后续吴泳铭带领的阿里也会在与C端流量相关的应用领域投入巨大的精力。

当然,投资者也十分关注腾讯电商业务的表现。在财报中,分析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与腾讯的电商业务“微信小店”相关。

在财报提及的产品及服务的重点表现中,微信小店位列第一。“通过推出微信小店,提供索引化和标准化的商品交易体验,微信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及交易能力。”虽然腾讯没有在财报中披露微信小店GMV的具体数字,但钛媒体APP了解到,2024年微信小店全年GMV增长192%,订单数量增长125%。这与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强势布局相比,显得相对温和。

近期,阿里集团频繁提及夸克,提出了“AI超级框”概念,整合多模态能力,这无疑是一个高调的信号。2月,吴泳铭在业绩会上表示,阿里内部定义的AI To C领域最有价值的两个场景是夸克和通义这两个APP。目前来看,用户基数和活跃度更大的夸克略占上风,战略重要性有所提升。

夸克承载着阿里的AI to C野心远不止于此。直至今日,夸克在上线深度思考功能后,并未像其他大厂那样迅速接入DeepSeek – R1以尽早收割溢出红利,而是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基础模型开发推理模型。后续,夸克有可能成为阿里向更广泛用户展示基础模型能力的窗口,以及探索新的AI形式(如AI Agent)的试验田。

而对于需要长期投入、逐步培育的游戏业务,无疑成为了腾讯手中最可靠的现金流王牌。

2024年,腾讯游戏业务收入达到1977亿元,同比增长9.9%。今年1月,根据Sensor Tower统计,腾讯游戏的流水同比增长62%,《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的全球收入分别激增94%、267%和421%。

腾讯再次强化了对长青游戏的重视,而长青游戏显著的特点在于IP与社交。因为IP的火爆和盈利与前期成本投入并不一定成正比,而只要微信和QQ仍然是大众首选的通讯IM,腾讯在这方面就无需担忧。这些优势并非其他公司短期内通过砸钱、挖人就能轻易突破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腾讯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会上关于AI战略的布局,对比了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投入与举措,展现了互联网巨头在AI大战中的竞争态势。同时,分析了腾讯电商业务和游戏业务的表现,指出腾讯在AI应用投入上趋于理性,游戏业务是其稳定的现金流来源,未来将面临阿里等对手在广告和电商领域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808.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