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郑州市惠济区的微短剧产业发展。记者深入探访微短剧剧组,了解其制作特点,同时展现了当地一家公司从起步到发展的历程,以及惠济区为推动微短剧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探讨了微短剧产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这里是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资料图),而在不远处,微短剧的拍摄现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衍慧为您带来关于惠济区微短剧产业的最新报道。
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之畔的创作者们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中原文化在“竖屏”世界里绽放新的光彩。他们创作效率惊人,平均每6天就能拍完一部剧,仅去年一年就创作了200余部微短剧。
从最初的剧本构思,到构建完整的产业闭环,一个与传统影视基地截然不同的“竖屏”生态正悄然兴起。近日,记者选取了郑州市惠济区一家深度参与微短剧全产业链的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微短剧剧组,探寻他们在郑州这片土地上书写的“升级剧本”。
微短剧产品质量与效率并重
“OK,切镜”“好,下一个场景”……在郑州的一间写字楼内,一场紧张的拍摄正在进行。导演、制片、服化、演员等20余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正在拍摄一部现代都市剧。
快节奏,是记者踏入这个微短剧剧组的第一感受,而这也正是微短剧的鲜明特色。剧组所属公司郑州日新阅益负责人侯超介绍,与传统影视剧相比,微短剧具有投资成本较低、拍摄周期短、制作流程快等显著优势。“微短剧需要尽快与观众见面,所以在拍摄阶段必须争分夺秒。一个项目的投入资金大概四五十万元,平均6天就能拍完一部剧。就拿这个剧组来说,今天计划要拍完26场戏。”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微短剧也在朝着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据悉,郑州日新阅益2023年出品了40部作品,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110部。侯超自豪地说:“我们去年出品的《天下嵩山》在正式上线两天后,抖音相关话题热度就突破4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作品的社会传播价值。”
抢抓微短剧新风口
以网络文学起家的郑州日新阅益,在2021年果断转型至微短剧赛道。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从剧本创作到微短剧承制全闭环的制作公司。
这家如同黄河岸边破土新芽般的公司,其成长历程正是微短剧产业在惠济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侯超回忆创业初期,由于资金有限,公司办公室只是一间40平方米的公寓,急需一个正式的办公场地。而惠济区的帮助如同春风一般,让他们顺利入驻河南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随着公司的发展,办公场地也从200平方米扩大到1500平方米,郑州日新阅益在惠济区这片沃土上逐渐发展壮大。
惠济区积极抢抓微短剧新风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惠济区培育了日新阅益等3家头部企业,创作微短剧200余部,良库文创园还挂牌“河南省微短剧拍摄基地”。在不久前召开的惠济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该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引导微短剧企业做大做强,培育1 – 2个微短剧全产业链集聚园区,打响惠济微短剧品牌。
郑州市惠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炎表示:“惠济区将从政策扶持、剧本创作、企业联动等多个方面发力,全面推动惠济区微短剧企业发展壮大。”
积极打造微短剧全产业链
惠济区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微短剧产业呢?杜炎从内容生产、行业联动等方面给出了答案。
惠济区计划培育招引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完整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同时,鼓励发展影视楼宇、园区基地等新业态,引导微短剧企业集聚发展。
惠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当地将围绕省内特别是惠济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乡村田园、非遗民俗等优势资源,建立微短剧资源素材库,为微短剧的创作和拍摄提供灵感和场地支持。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来到惠济区发展,惠济区将设立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头部微短剧企业引进、中小微短剧企业培育、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运营、微短剧拍摄场景(基地)打造的奖励扶持力度。
此外,惠济区还将成立区域微短剧行业协会或联盟,搭建企业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企业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全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创作项目,传播好黄河文化。并且引导参与“微短剧 + ”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鼓励微短剧行业与文旅、普法、科普、非遗、品牌等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微短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价值,推动各行业与微短剧的协同发展。
不难看出,微短剧的兴起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惠济区的人口、区位等优势与微短剧发展的机会相遇,加快发展步伐,就能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黄河的涛声与“竖屏”微短剧相遇,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正在展开,或许下一帧就是中原地区微短剧产业的新崛起。
本文围绕郑州市惠济区的微短剧产业展开,介绍了微短剧拍摄快节奏、重质量的特点,讲述了郑州日新阅益公司在惠济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惠济区抢抓微短剧风口的举措,包括政策扶持、产业链打造等,展现了微短剧产业为当地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