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总工会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振兴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党建引领解难、发挥劳模示范作用、聚焦人才赋能以及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助农活动等,展现了工会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贡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江苏省连云港市总工会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市总工会在“帮销、促产、疏浚、解难”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索,用心解答帮扶难题,努力为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贡献独特的“工”力量。
市总工会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解难纾困工作。以“四联四促”活动作为有力抓手,推动机关党支部与新坝镇四里村党支部、青口镇大朱洲社区进行结对共建。不仅拨付了专项共建资金,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还亲自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庄社区,真诚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详细的“帮促清单”。
在实际帮扶过程中,市总工会为低保户修缮危房,积极开展金秋助学、大病帮扶等一系列惠民服务,切实解决村民的生活难题。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的作用,组织机关党员与四里村的低收入农户结成对子,常态化开展慰问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为了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总工会举行了送文艺进乡村演出活动,帮助建设党建和廉洁文化宣传栏,还向四里村农家书屋捐赠了价值6000元的书籍。此外,市总工会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针对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群体,协调村委会腾出专门房间建设户外劳动者休息站点,并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微波炉、桌椅等物资,努力把休息站点打造成职工群众满意的场所。
2024年,市总工会选拔机关优秀干部赴任灌南县汪圩村“第一书记”。这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政策宣讲员、发展服务员、矛盾协调员的作用,成功为村集体增收28.67万元。
为了彰显劳动模范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市总工会选树了一批农村劳动模范。这些劳动模范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传递着榜样的奋进力量,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勤劳致富、创新发展的精神。
全国劳模刘敏捷扎根农村20年,研发了多种农机具并免费供农民使用。同时,他积极开展科研试验,普及新技术,推广新品种,为农业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省劳模宋成伍创办合作社,带动了300多人就业,引领尹湖村发展水产养殖特色产业。陈广兵致力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创新生产模式,带动130多名低收入户就业,推动了村庄产业的发展。省劳模徐瑶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通过科学种植、创新销售渠道,成立合作社,使小荡村的蔬果产业蓬勃发展,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市劳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郝大宝带领三铺村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鲜切花产业,仅用两年时间就让全村贫困家庭全部实现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聚焦人才赋能,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实施求学圆梦行动,鼓励更多乡村一线产业工人提升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针对性地创设农村技术、农业创新、直播带货等培训课程,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服务,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此外,连云港市总工会依托“连工惠”数字化平台,开展了多样化的普惠助农活动,形成了工会搭台、多方参与、惠农利工的良性发展格局。自“十四五”规划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共开展助农普惠活动31场,发放助农产品44407份。
市总工会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打造了“优惠购”栏目,与57家优秀商家签约,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工会“采购单”,直达职工“购物车”。同时,擦亮“连工助农”活动品牌,以积分抽奖形式开展了“瓜分幸福”送西瓜、“萄你欢心”葡萄采摘、“蔬送美好”等12场特色助农活动,投入资金30多万元,惠及6272人次,将消费、普惠、助农有机融合。
市总工会还在“连工惠”平台大力推广、宣传“海州采摘”都市农业平台,在助农活动中全部选用“海州采摘”农业平台入驻葡萄园。此外,采购3万元三峡库区农产品“秭归脐橙”,开展“橙意满满”送橙子活动,助力库区移民增收,受到了广泛好评。
江苏省连云港市总工会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劳模示范作用、聚焦人才赋能以及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助农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振兴的“帮销、促产、疏浚、解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重要的“工”力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