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三代同台手术,点亮冈比亚医疗希望之光,从旁观到主刀,冈比亚医护在中援下的华丽转身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杨清医生等医务人员在冈比亚开展医疗教学培训,并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手术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对冈比亚医疗援助的成果以及当地医护人员的成长。

在3月17日下午,位于冈比亚首都班珠尔的一所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位患有不孕症的当地女患者,正满脸焦虑地等待着手术。此前的超声检查显示,她的卵巢右附件区有囊肿,需要通过腹腔镜探查术进行治疗。而在2019年之前,由于当地医疗技术的局限,这样的手术根本无法在这里开展。

手术室里,主刀医生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杨清。两天前,她和医院的另外4名医务人员不远万里抵达冈比亚,在对口支援的爱德华·弗朗西斯·斯莫教学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教学培训工作。

担任第一助手的是中国第22批援冈比亚医疗队队长蔡贵阳,他同时也是杨清培养的博士生。协助手术的还有这家医院妇产科医生凯巴·加萨马和护士玛丽亚马·贝耶。加萨马和贝耶在2024年曾前往盛京医院接受短期培训,回来后在蔡贵阳的悉心指导下,不断积累着手术经验。如今,师徒三代齐聚手术台,共同为冈比亚患者的健康而努力。

61岁的杨清回忆起蔡贵阳的成长历程,感慨万分。蔡贵阳2010年开始临床工作,2019年前往基层支援医疗。杨清满脸欣慰地说:“看到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生,还投身援外医疗事业,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这次手术也让杨清看到了冈比亚医护人员的显著进步。她欣慰地表示:“培训的时候,他们只是在一旁旁观学习,现在已经能够参与到手术操作当中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独立完成类似的手术。”

手术正式开始,杨清操作稳健,将腹腔镜穿刺器经脐部顺利送入腹腔。蔡贵阳一边协助老师,一边引导加萨马参与实践。随着镜头缓缓深入,病变部位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看到了吗?”杨清示意加萨马观察显示屏,同时提醒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处理时需要格外耐心和精准。加萨马认真地点点头,回应着老师的教导。

对于已经成为副主任医师的蔡贵阳来说,这次手术仿佛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次考试”。手术结束后,记者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发现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蔡贵阳随后告诉记者,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成功剔除了患者的卵巢囊肿,患者的输卵管也恢复了通畅。患者苏醒后,安然返回了病房。

回顾手术过程,蔡贵阳坦言:“和老师一起做手术压力真的很大。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哪怕有一点不合规范,老师都会立刻指出来。”他也明白,自己同时也是冈比亚年轻医生们的导师。“带着他们成长,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提升。”

加萨马回忆起在中国的学习经历,满是感激:“在中国,我们不仅接受了大量的理论授课,还每天参与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实操训练极为丰富,参与了大量的临床实践。”

贝耶也补充道:“最难忘的是模拟操作训练。在中国的培训,让我对微创手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回到冈比亚后,加萨马和贝耶深刻地认识到当地的医疗条件仍有待提高。

杨清表示:“冈比亚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标准不够严格,手术环境、消毒措施和无菌条件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中国的援助不仅仅是提供设备,更重要的是帮助冈比亚提升医疗规范、质量控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

杨清满怀信心地说:“今天他们是我的助手,未来他们也将成为独立的术者,并培养出更多精通腹腔镜手术的冈比亚妇产科医生。”

爱德华·弗朗西斯·斯莫教学医院妇产科主任阿卜杜利·凯塔在2019年也曾赴盛京医院接受短期培训。此前,他对腹腔镜手术一无所知。

凯塔回忆起那段经历,兴奋地说:“那次经历太棒了。中国医生们技术精湛,毫无保留地教我们。从模拟实验室到手术室,再到临床实践,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们操作。能够师承中国医生,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凯塔回国后不久就能独立开展微创手术。他感激地说:“迄今,我已完成近200例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我由衷感谢中国医生的帮助。”

本文通过讲述中国医生在冈比亚开展医疗援助,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手术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医疗援助对冈比亚医疗事业的积极推动作用。不仅让当地患者受益,也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成长,提升了他们的医疗技术和水平,同时也指出了当地医疗条件仍需改善的现状,体现了中国援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260.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