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与衢州市交通部门建立跨市协作机制,推出“信用白名单 + 优先过闸”模式,保障外贸物流高效畅通,还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情况、信息互通机制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举措,最后提到未来将继续优化服务提升跨市联动效率。
近日,从浙江省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传来消息,杭州市与浙江省衢州市交通部门积极探索,率先建立了跨市协作机制。这一机制以“信用白名单 + 优先过闸”模式为核心,旨在全力保障外贸物流的高效畅通。
外贸物流的顺畅程度,对企业的交货周期和国际竞争力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服务衢州市航运物流企业运输外贸物资且船期紧张的船舶,杭州与衢州港航部门以杭州航区现有的优先过闸机制为基础,精心制定了《关于衢州市外贸急运船舶申请在杭州航区优先过闸的执行方案》。
在杭州富春江船闸,来自衢州的外贸货船正通过绿色通道有序通行。(杭州交投船闸管理公司富春江运营中心供图)
衢州江聚航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以往汛期的时候,我们的船舶过闸通常需要排队 5 到 7 天。如今,有了优先过闸机制,对于船期比较紧张的船次,基本上待闸 24 小时后就可以直接放行,这大大缩短了待闸时间。”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切实缓解了企业外贸出口的交货压力。
目前,“信用白名单 + 优先过闸”模式主要面向衢州市信用良好的白名单航运企业提供服务。政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先安排闸次等措施,将原本需要数天的船舶等候期大幅缩短至待闸 24 小时后优先放行。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外贸急运船舶的过闸效率,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形成了良好的良性循环。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信用白名单机制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也将更加注重自身的信用管理。”
信息互通是实现跨市联动的重要基石。依托“浙闸通”管理平台,杭衢两地交通部门动态整合了船舶待闸、水文气象等多方面的数据,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两地还联合船闸运营公司等,通过平台实现实时沟通,提前协调急运船舶的过闸需求,从而实现了跨市船闸的统一调度。
富春江船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慧化平台,我们能够实时掌握船舶动态,提前安排过闸计划,有效避免了船舶空驶和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杭州交通部门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杭州港务集团十里埠港与衢州航运企业的直接对接。借助衢江港区保税仓及四省边际最大内河港的优势,推动十里埠与衢江港区在航线布局、货物中转等方面展开深入协作。同时,杭州借鉴衢州“衢州—上海”“衢州—乍浦—宁波”等外贸集装箱航线的成功经验,与衢州联合,进一步增强杭衢两地区域“公转水”的市场吸引力。
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智慧化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跨市联动的效率和水平。”下一步,随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杭衢两地交通部门将携手共同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为区域水运及外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本文介绍了杭衢交通部门建立跨市协作机制,推出“信用白名单 + 优先过闸”模式保障外贸物流畅通,阐述了该模式对企业的积极影响,还提及信息互通、区域协作等举措,最后表明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为区域外贸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