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清明档电影市场,分析了该档期13部电影的情况,包括《高达:跨时之战》《向阳·花》《不说话的爱》等影片的特点和前景,还对比了2025年与去年同期电影市场的表现,探讨了影片扎堆节日档期的现象及背后原因。
在清明节这个小型节日档期里,竞争异常激烈,居然已经有13部电影纷纷定档。
有预测认为《高达:跨时之战》票房能到1亿左右,然而这个预测结果显然不太靠谱。2019年引进的《机动高达NT》国内票房仅870万,这充分说明高达这一IP在国内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灌篮高手》和《间谍过家家》等热门新老IP。尽管最新这部《高达:跨时之战》有鹤卷和哉、庵野秀明等大神坐镇,但在日本上映后口碑反响平平,国内豆瓣开分7.5,各大平台想看热度也没有突破圈层,逆袭的空间十分有限。定档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清明档,实在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在专业人士看来,这部影片想要突破千万票房都存在阻力,更别提破亿了。
相对而言,把《向阳·花》排在预测榜单首位要靠谱一些。这部由冯小刚执导的影片聚焦刑满释放女性群体,赵丽颖、兰西雅、啜妮、王菊、程潇等一众演员共同演绎,展现了一群锒铛入狱、开局艰难的女囚在刑满释放后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故事。
冯小刚导演的上一部作品《非诚勿扰3》遭遇了滑铁卢,这部阵容豪华的IP续集在跨年档仅仅收入1亿票房。此后,华谊兄弟出售东阳美拉股权,冯小刚也结束了与华谊的深度绑定。所以,《向阳·花》既是冯小刚证明自己商业片大导实力的新作,在话题度十足的情况下,也有望拉高清明档票房的上限。
由沙漠执导,陈国富监制,张艺兴主演的电影《不说话的爱》是根据综艺《开拍吧》中的同名短片改编而来。张艺兴在片中饰演聋人,与小女孩搭档饰演父女。这部作品有两个明显的话题点,其一,是张艺兴个人的表演,去年易烊千玺的《小小的我》就是演员个人表现带动影片热度的典型例子;其二,是中年人与小女孩的治愈系搭配,此前清明档有《人生大事》,今年不久前有彭昱畅、杨恩又主演的《天堂旅行团》,不过这些影片的市场表现参差不齐。
总体来看,《向阳·花》《不说话的爱》《阳光照耀青春里》和《我的世界大电影》四部影片是本届清明档的主要竞争力量。和去年有《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金刚大战哥斯拉2》等IP带来稳定票房的情况不同,今年国产新片的票房上限很难确定,想要打破去年8.23亿元的档期纪录难度不小。
影片扎堆节日档期,这真的是“破冰”的最佳解决方案吗?
2025年3月,中国电影市场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之后迅速降温,再度陷入“片荒”与“观众荒”的双重困境。截至目前,3月票房还停留在15亿的水平,是近年以来最差的情况之一。
和去年相比,情况更为糟糕。去年3月、4月有全年表现最好的两部进口片《哥斯拉大战金刚2》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上映,分别拿下9.5亿、7.9亿票房。而在同样缺乏国产大片供给的情况下,2025年表现最好的进口片是刚破1亿的《美国队长4》,其他值得一提的进口片如《疾速追杀4》和《初步举证》《还有明天》两部女性题材影片,票房均在3000万级别。
接下来即将上映的《白雪公主》,媒体预测票房在2000万左右,而且它在IMDB上2.3分的超低评分堪称震撼,估计会扑街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国产片只能靠重映的《倩女幽魂》来刷存在感,在清明档到来之前,电影市场的片荒现象还将持续。
3月以来,北美市场的领跑者竟然是主打血腥喜剧的《无痛凯恩》。该片由《黑袍纠察队》里的“休伊”杰克·奎德主演,讲述了一个感受不到疼痛的人利用自己的超能力对抗敌人的故事。很难想象,这样一部R级血腥片能够在全美领跑票房。
全球观众对迪士尼、漫威、华纳等影视巨头们的平庸商业片的容忍度都在显著下降。在中国市场,以漫威为代表的IP续集已经毫无号召力,而刚刚创下口碑新低的《白雪公主》和低于预期的《美国队长4》也表明,北美观众自己也难以接受这种老调重弹的影片,他们正在自发地用娱乐性更明显的B级片来代替主流大片,这也是《无痛凯恩》《断魂小丑3》这些血浆片能在同期登上票房榜的重要原因。
当下的好莱坞电影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片方因投资风险加大转向保守创作,导致观众因内容同质化降低观影频次,影院为维持运营抬高票价,这又进一步抑制了观影需求。在卡梅隆、诺兰等大导新作问世之前,目前还看不到这种情况有什么改变的希望。
所以,国内的中小影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节日档期挤破头,也就不难理解了。本质上,这是因为片方既不相信这个市场能够在常规档期给予影片足够的回报,也不相信自己的影片质量有能力拉动增量观众。他们唯一能够相信的确定性,就是节日带来的票房普涨效应,所以不管不顾,能挤到哪个节日就先挤进去。
但事实上,对于那些中小成本影片而言,盲目扎堆节日档期绝对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节日档期的普涨效应也会形成虹吸效应,能把观众拉进影院的还是那几部头部影片。即便是春节档这样绝对的普涨行情,也会出现《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双双撤档的现象。而去年《周处除三害》《好东西》《鸳鸯楼·惊魂》等小成本黑马全是在非节日档期脱颖而出的,只有常规档期的宽松环境,才能让这些宣发预算有限的影片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自然发酵。
没有一定的成本投入,没有超出大众预期的内容水准,想在节日档期里抢票房更多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赌博行为。
本文深入分析了2025年清明档电影市场的竞争态势,对比了国内外同期电影市场表现,揭示了影片扎堆节日档期的现象及背后原因。指出中小成本影片盲目扎堆节日并非理性选择,强调影片需要有成本投入和优质内容,才能在市场中取得好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