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展开,以66岁程阿姨睡眠不好的案例引入,介绍了老年人睡眠质量差的特点、原因,还邀请专家给出了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如期而至,今年该节日的主题是“睡眠健康,优先之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老年人面临着诸多健康困扰,失眠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为了帮助老年人解决睡眠难题,让他们能够睡个好觉,本报记者特意邀请了市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谢静红,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今年66岁的程阿姨,长期被睡眠问题所困扰。她满脸愁容地说:“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好不容易进入梦乡,又醒得特别早。每天就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休息不好导致白天整个人没精打采的,还经常头疼。”为了改善睡眠状况,程阿姨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甚至还服用了一段时间的助眠药物,然而,睡眠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谢静红主任表示,老年人的睡眠存在有效睡眠时间短、睡眠浅且容易醒、深睡眠时间少等特点。而造成老年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年龄因素、身体因素、情绪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从年龄因素来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大脑的机能逐渐减退,对睡眠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弱。这就使得老年人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身体因素方面,年龄越大,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就越高,像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不仅会引发失眠,而且失眠还会反过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情绪因素也不容忽视。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例如思念远在异乡的子女、亲人朋友的离世、对自身躯体疾病的担忧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失眠问题的出现。
另外,部分老年人对睡眠环境十分敏感。房间内声音的大小、温度的高低、湿度的变化、通气状况以及气味等,哪怕只有一点点改变,都可能导致他们睡眠不佳。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谢静红主任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要排除疾病的影响。如果经过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断,被确诊为睡眠障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次,可以从日常生活方面进行调理,以提高睡眠质量。具体调理方式如下:
减少身体不适。老年人如果身体存在病痛,要及时吃药缓解。睡前要排空大小便,并且可以变换合适的睡眠姿势,让身体充分放松,这样才能更舒适地入睡。
注意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的生物钟。即使在睡眠状况不佳的日子里,也要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眠时间。
通过饮食进行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酒等。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安神功效的食物,如酸枣仁、百合、莲子等。
根据自身体力承受能力,在白天适度运动,让身体处于轻度疲乏状态,这样有助于晚上更好地入眠。
同时,还应注意进行心理调适。如果近段时间情绪波动较大,可找家人聊聊天,适当倾诉,排遣负面情绪,减少焦虑和不安,使心情保持平静,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以程阿姨的失眠案例引出老年人睡眠问题,介绍了老年人睡眠质量差的特点、成因,并从排除疾病和日常调理两方面给出改善建议,帮助老年人提升睡眠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