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借助“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解决基层林草队伍人才短缺问题。介绍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招生情况,通过安图县两江镇林业工作站“订单生”鲁泉恺的具体事例展现了“订单生”在基层的工作成果和积极作用,展望了“订单生”为乡村林草发展带来的美好前景。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基层林草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敏锐地察觉到基层林草队伍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年轻干部力量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难题,该局积极借助“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致力于为基层林草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基层林草事业蓬勃发展。
早在2020年,吉林省委组织部就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创新启动实施了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该计划最初的目标是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培养涉农专业本科生,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到了2024年,这一计划迎来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培养规模大幅扩大,从最初的规模提升到每年500人;实施范围也不再局限于部分地区,而是覆盖了全省60个县(市、区);培养方向更是扩展到了农林水畜牧各领域,设岗单位也扩充到了县直涉农部门。2024年4月,省林草局与省委组织部等9个厅局联合印发了《吉林省省属高校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培养对象为县级涉农事业单位和乡镇涉农岗位专业人才,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2024年的招生结果十分喜人。有42名乡村振兴“订单生”定向林业站岗位,在全省基层林草机构招录总数中占比达到33.1%,在全部“订单生”总数中占比为8.4%。这些“订单生”分布在省内22个县(市、区),并且均为林学相关专业。他们就像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成为了基层林业站建设的“预备军”,为基层林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安图县两江镇林业工作站的“订单生”鲁泉恺,就是这一计划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9月,鲁泉恺作为农科“订单生”,正式入职安图县两江镇林业工作站。入职后,她迅速调整状态,积极融入工作环境。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她深入了解当地林区的实际情况,包括林区的地理环境、植被分布、生态状况等。2025年1月,该镇的种植大户王龙厚遇到了大树苗移栽技术难题,向林业站求助。鲁泉恺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详细了解造林地的条件,然后到现场进行示范,并耐心地讲解树苗挑选、挖坑、根系保护及养护等要点。在她的专业指导下,王龙厚顺利完成了移栽。王龙厚感激不已,他说:“多亏了鲁技术员,要是没有她的专业指导,我这移栽肯定得出大问题。”
▲鲁泉恺为当地林户提供红松树苗移栽技术指导
鲁泉恺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乡镇林业站的工作需要具备勤快、耐心、细致的品质。只有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切实解决他们在林草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未来,随着更多像鲁泉恺这样的农林科人才扎根基层,他们将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林草的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乡村的林草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围绕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在基层林草事业中的应用展开。介绍了计划的发展与升级,招生成果显示“订单生”为基层林草注入新力量。通过鲁泉恺的实例体现了“订单生”在基层的实际作用,强调了该计划对乡村林草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