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21所在上海举办“银龄守护者”外骨骼机器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深度体验试穿服务,介绍了活动背景、志愿分队的目标、后续服务安排以及外骨骼机器人“白虹”的功能等内容。
在3月20日这一天,上海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中国电科21所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银龄守护者”外骨骼机器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犹如在科技助老的领域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进一步深入探索科技助老服务的创新模式。
活动现场,外骨骼机器人助老服务志愿分队与多位上海的居民代表庄重地签署了深度体验协议书,正式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度体验试穿服务。居民们带着期待与好奇的目光,即将亲身感受外骨骼机器人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活动期间,工程师宁业衍在现场开展了一场专业而精彩的讲座,为大家详细介绍外骨骼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上海科技团工委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是“沪小科”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沪小科”作为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工委旗下的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品牌,一直致力于将科技力量融入到社会服务中。而此次新成立的外骨骼机器人助老服务志愿分队,更是肩负着将前沿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使命,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首批签约的老人家庭已经开始试用这一新产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便利的憧憬。(上海科技团工委供图)
展望未来,志愿分队有着明确而细致的规划。他们将为每位试穿者建立“一对一”的科技助老档案,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使用指导和服务支持。这样贴心的服务,旨在让社区居民切实体验到外骨骼机器人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此外,团队还将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操作和维护培训,确保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在社区中安全、高效地运行,从而为更多有需求的人群提供长期、稳定的科技助老服务。
这次活动中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名叫“白虹”,它是21所研发的3.1版本的机器人。“白虹”具备强大的功能,能够辅助爬坡、行走、站立等日常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它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守护者”,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行动能力。
本文围绕中国电科21所举办的“银龄守护者”外骨骼机器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内容、背景、志愿分队的规划以及外骨骼机器人“白虹”的功能。此次活动是科技与养老服务融合的有益尝试,有望为老年群体带来更多便利,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