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代工矩阵揭秘,品控难题待解

本文聚焦屈臣氏一次性内裤产品,虽已从官方渠道下架,但仍在第三方平台售卖。深入介绍了其代工厂情况,包括东莞芬乐等众多代工厂,同时提及屈臣氏自有工厂建设,最后探讨了代工模式存在的产品品控隐忧及相关案例。

屈臣氏代工矩阵揭秘,品控难题待解

屈臣氏售卖的一次性内裤产品,时代财经/摄

尽管屈臣氏的这款一次性内裤已从官方渠道下架,但时代财经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在淘宝、京东、小红书等多个电商平台上,仍然有第三方零售网店以及个人代购在出售该款产品。而且,这些产品的标价参差不齐,同一规格的售价在19.9元至66元的区间内波动。

从产品的包装信息来看,该一次性内裤的委托生产企业为广州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而实际的生产企业是东莞市芬乐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芬乐”)。

通过天眼查APP的信息可知,东莞芬乐成立于2009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陈慧娴,注册资本达500万元。其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了服装、内衣裤以及卫生用品类(纸内裤)等的产销与加工。值得一提的是,标准信息显示该公司曾参与起草了日抛裤的团体标准,且该标准目前处于现行状态。据此前南都·湾财社的报道,东莞芬乐同样也是另一家大型零售企业的代工厂。

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的财报呈现出屈臣氏庞大的商业版图。截至2024年6月30日,屈臣氏集团经营着12个零售品牌,在全球28个市场拥有16548家店铺。2024年上半年,屈臣氏所在的零售板块实现了高达914.69亿元的收益总额。如此庞大的产品体系,离不开代工模式的有力支撑。

早在2009年,屈臣氏就上架自有品牌,以此来实现差异化竞争。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屈臣氏的自有商品数量超过2000款,占据了屈臣氏中国业绩的20%。

目前,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大多通过代工厂来完成生产。时代财经经过综合梳理发现,屈臣氏自有品牌代工厂矩阵十分丰富,其中包含诺斯贝尔、花安堂、万盈、中研、澳宝等众多企业。

具体来看,诺斯贝尔主要承担屈臣氏天丝系列面膜、屈臣氏保湿补水控油面部乳液等护肤产品的研发与代工工作;万盈是屈臣氏店内商品“天然骨胶原”的研发制造商;中研负责生产“屈臣氏植萃精油身体乳”等护肤品;澳宝则主要生产“屈臣氏密集保湿润肤乳”“屈臣氏莹润透嫩润肤乳”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屈臣氏也在积极建设自有工厂。今年2月,广东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佛山三水智能生产基地项目举行了开幕仪式。据悉,该生产基地占地约120亩,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6亿元,是屈臣氏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

然而,代工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其中存在一定的隐忧,主要集中在产品品控方面。如果代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绝对的监管,因疏忽导致某批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不仅是屈臣氏,母婴、零食等行业也有企业因代工产品质量问题遭遇“翻车”事件。

今年3月,有消费者反映购买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存在发霉的情况,而该产品同样是由代工厂生产。三只松鼠客服在答复记者时表示,可依照法律规定赔偿消费者2000元并额外补发一份坚果礼,但无法提供道歉信。

3月17日,时代财经分别通过邮件和电话的形式联系屈臣氏、东莞市芬乐制衣有限公司方面,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相关回复。

本文围绕屈臣氏一次性内裤下架后仍在售的情况展开,介绍了其代工厂情况、自有品牌发展、自有工厂建设等内容,重点指出代工模式存在产品品控隐忧,并举例说明其他企业类似问题。屈臣氏在依靠代工模式发展庞大产品体系的同时,需重视产品质量监管,以维护品牌形象。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53.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