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成药企业康惠制药的股权交易展开,详细介绍了控股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更替的情况,同时分析了康惠制药近年来业绩亏损的原因,还提及此前市场对其“借壳”的猜测,最后探讨了新实控人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纸公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中成药企业康惠制药(603139.SH)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点。3月20日晚,康惠制药正式发布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其控股股东陕西康惠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惠控股”)与嘉兴悦合智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悦合智创”)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康惠控股拟向悦合智创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康惠制药2197.36万股股份,这部分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2%。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4.70元/股,总价款约5.4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与康惠制药3月20日收盘价18.82元/股相比,该转让价格溢价约30%。一旦上述交易顺利完成,康惠制药的控股股东将由康惠控股变更为悦合智创,实际控制人也将由王延岭变更为李红明、王雪芳夫妇。悦合智创背后的出资企业为北京悦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北京十纪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5.2632%和94.7368%。通过企查查信息可知,王雪芳是上述两家出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股权交易公告发布之前,市场就已经有了一些动静。康惠制药在3月17日、1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市场上也随之出现了关于康惠制药“卖壳”的传闻。3月18日晚,康惠制药宣布停牌两天,并承认了康惠控股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一事。3月21日,康惠制药恢复交易,复牌后一字涨停,最终报收20.70元/股。康惠制药创建于1999年,2009年完成股份改造,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其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消银颗粒、复方双花片、坤复康胶囊(片)、附桂骨痛胶囊、复方清带灌注液、骨刺胶囊、熊胆痔疮膏等。然而,自2022年起,康惠制药的业绩就陷入了泥淖,已经连续亏损3年。财报数据清晰地显示,2022 – 2023年,康惠制药分别净亏损6305.59万元和2615.86万元;2024年,康惠制药预计亏损8500万元。康惠制药陷入业绩困境,与近年来多起投资、建产不达预期密切相关。根据康惠制药的解释,2024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母公司新生产基地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控股公司陕西友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陕西友帮”)和湖北科莱维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影响。2020年,康惠制药以3264万元收购山东友帮51%的股权,从而获得了其全资子公司陕西友帮的相关资产。当时的公告显示,陕西友帮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投产。但令人遗憾的是,陕西友帮直至2024年第四季度才全面运营,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及融资贷款利息费用较大,导致全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样是在2020年起,康惠制药多次增资参投科莱维,累计投资达到1.2亿元,但这笔投资并未给康惠制药带来预期的收益。由于科莱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康惠制药要求其履行回购义务,但科莱维未按期支付定金及股权回购款。2024年,康惠制药就此事向科莱维提起了诉讼,并确认了投资损失及坏账准备约1600万元。在业绩失利的现实之下,康惠制药也传出了“借壳”传闻。不过在悦合智创入主的消息落地前,市场猜测的最大可能是上海赛乐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赛乐仙”)。2024年8月,赛乐仙与康惠制药TBP Traditional Medicine Investment Holdings(H.K.)Limited(下称“TBP”)签订协议,受让其持有的10%康惠制药股权,赛乐仙由此成为康惠制药的第二大股东。赛乐仙同时持有恒昌医药的61.57%股权,恒昌医药是一家主要服务于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药企业。企查查显示,2020年,恒昌医药IPO申报辅导备案,但在2024年终止了IPO进程。赛乐仙入股康惠制药的举动,也被解读为是恒昌医药IPO未果后,寻求借壳上市。但这一猜测很快被康惠制药否认。而在消息落地前,很少有人能猜到,康惠制药的新实控人会来自一个和医药无关联的领域。公开资料显示,李红明、王雪芳还分别担任新三板挂牌企业北京亿安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安天下”,870849.NQ)总经理、董事长。亿安天下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托管服务、AI推理算力服务以及云计算服务等。作为智算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亿安天下长期致力于智算中心的智能运维、智能运营、算力服务器研发以及科技热能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此之前并未涉足过医药业务。李红明、王雪芳也并无医药相关背景。企查查显示,2023年7月,亿安天下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不过一年多以来,并无新的相关进展消息。此次实控人变更,引发了众多关注和疑问。是否会导致康惠制药主营业务发生变化,实控人的其他非医药资产是否可能会注入上市公司?就上述问题,3月21日,时代财经致电康惠制药证券部,相关人士仅表示,“以公告信息为准,并且公司会逐步披露相关信息”。
本文详细介绍了康惠制药的股权交易情况,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同时深入分析了该企业连续三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是投资和建产不达预期。此前市场对其“借壳”有诸多猜测,而新实控人来自非医药领域更是出人意料。未来康惠制药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其主营业务是否会改变以及非医药资产是否注入,还需等待公司进一步披露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