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曲水县的绿色发展路径,介绍了当地在循环经济产业园、光伏发电产业以及南北山绿化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展现了曲水县如何将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探索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模式。
这幅图片展示的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点火现场,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是曲水县绿色发展征程中跳跃的希望之光。
画面里呈现的是位于茶巴拉乡的光伏发电站一角,那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耀,犹如一片蓝色的海洋,为曲水县的绿色发展积蓄着无尽的能量。
近年来,曲水县积极响应时代发展需求,将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坚定秉持拉萨“生态立市”战略,充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以“无废”“零碳”理念为强大引擎,在“无废曲水”的建设道路上一路加速前行,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
循环经济产业园——释放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拉萨市曲水循环经济产业园静静地坐落于聂当乡德吉村,如今它已然成为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的关键平台。目前,园区内多个重大项目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正持续释放着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其中,西藏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二期)总投资820.24万元,占地约78.8亩,每年能够处理危废(含医废)3376.36吨,为环境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拉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一、二期)投资2.89亿元,占地760亩,年处理生活垃圾达15万吨,有效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难题。
此外,位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总投资超10亿元,年处理生活垃圾超50万吨,不仅大大减少了垃圾存量,还能产生可观的发电量。其中,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98亩,承担着服务拉萨市区及下辖的林周、尼木、当雄、墨竹工卡四县及空港新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重任。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中心与建筑垃圾处置中心也在高效运转,年处理能力分别达39785吨和30万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光伏发电产业——点亮绿色发展新引擎
曲水县充分发挥自身的光伏发电优势,积极投身能源革命的浪潮。目前,县域内已有5家光伏发电企业,总投资约13.08亿元,占地面积达4680亩。这些企业年平均发电量约3.11亿千瓦时,能够满足超13.45万户家庭的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12.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5.64万吨,为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其中,在建的茶巴拉乡华能光储发电项目更是备受瞩目。该项目总投资2.75亿元,可利用规划面积3600亩左右。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左右,将进一步增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填补西藏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缺口,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稳定的能源支撑,助力曲水县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
南北山绿化工程——描绘生态宜居新画卷
拉萨南北山(曲水片区)绿化工程自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2024年度曲水县营造林先造后补一期项目已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共投资3.81亿元,完成造林34328亩,让原本荒芜的土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衣。
二期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设计造林总面积71564亩,投资17.12亿元,涉及2个乡镇、4个行政村及多个标段。随着绿化工程的持续深入,曲水县正逐步实现“青山拥南北、绿水绕古城”的生态愿景,为拉萨建设生态宜居首府城市、打造高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贡献了重要力量,让高原大地愈发绿意盎然、宜居宜业。
通过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与生态绿化的协同发展,曲水县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本文介绍了曲水县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循环经济产业园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光伏发电产业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南北山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曲水县通过三者协同发展,走出了经济与生态双赢之路,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秀范例。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