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电视剧《北上》总制片人谭君平的专访,深入探讨了该剧的创作背景、故事风格、独特魅力以及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影响。《北上》以运河文化为背景,展现了个人成长、时代奋斗和邻里人情,旨在传承与弘扬运河文化。
电视剧《北上》以运河沿岸一群少年从相知相伴到分离重聚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将大运河文化和时代更迭作为背景,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成长、时代奋斗以及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部剧的核心目的是展现运河的百年历史变迁,以及三代人对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剧中,大运河可不只是故事的背景那么简单,它更是推动人物成长和邻里关系发展的关键纽带。在运河畔的“花街小院”里,居住着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经历的人们,他们因为运河而紧紧相连,共同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曾经的童年玩伴一同踏上北上奋斗的征程。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故事里的那股质朴感。
记者曾询问谭君平,最早接触到《北上》这个故事时,是什么打动了她,又是什么促使她将这个故事拍摄成剧集。谭君平表示,最早是姚晓峰导演跟他们讲述想要做这样一个故事,导演是江苏人,对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对她个人来说,最打动她的就是故事里的质朴感,这种质朴能带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抚慰曾经受过的伤,就像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有观众说剧中既有欢乐的部分,温情也是真实可感的,每一集都能让人感动到落泪。对于这种风格是如何确定的,谭君平解释道,这种风格并非刻意设计。导演是顺着人设来创作拍摄的,那个年代人们打拼、追求梦想非常辛苦,但儿时的时光又充满欢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有欢乐和伤痛的时刻。很多观众在看到主人公追求梦想时,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产生共鸣。比如她自己看剧时,就会想起当年背井离乡读书和在北京工作打拼的日子,所以观众落泪,不仅是为剧中主人公,也是为自己。
剧中马思艺的故事就很容易让观众为之动容。
当被问到《北上》以及其中运河人家的故事背景有什么独特魅力时,谭君平认为,如果想讲好运河故事,理想状态是主创有相关成长经历。其实在南方有很多地方靠水生活,全村依赖一条河,“食衣住行”都由这条河孕育,和运河有相似的氛围感。
对于“运河精神”的展现,谭君平觉得运河背后有一种命运感。现在《北上》呈现的画面和内容更具生命力,因为它是流动的,运河和人物相互影响,成为人物情感联结和邻里关系的核心纽带,而且运河故事与历史重叠,它不只是一条河,更承载着精神依靠。在她看来,运河精神就是文化和历史交融的传承。
对于当下的“00后”甚至更年轻的观众,谭君平希望这部剧能让他们加深亲情的羁绊,亲情能给在外漂泊的人精神支持,帮助他们跨越困难。同时,希望他们看到剧中“花街”邻里的温暖,毫无芥蒂的帮助,能让他们打开心房,对人微笑。
《北上》也可以看作是“90后”一代人的青春史诗。谭君平认为,90年代的人生活在时代快速变化中,身上承载着社会的期待和压力。他们成长于经济高速起飞、互联网崛起和全球化影响的时代,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压力和竞争。通过《北上》,希望大家能更好地理解“90后”这一代人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期待。
本文通过对《北上》总制片人谭君平的专访,全面介绍了电视剧《北上》的创作背景、故事风格、独特魅力以及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意义。该剧以运河为背景,展现了个人成长、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具有温暖治愈的力量,能引发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共鸣,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河文化和不同年代人的生活与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