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北京中关村的企业创新发展情况,介绍了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和益园文创基地的产业集聚成果,以及北京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的多项举措,展现了北京为培育开放创新生态、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所做的努力。
产业集聚打造创新生态,科技金融服务持续赋能,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预热集体采访中了解到,北京正积极培育具备全球创新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通过多种举措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助力企业在创新之路上“加速跑”。
百余企业落户 科幻产业初具规模
在京西首钢园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处处充满着未来感。2.8米高的双子机甲“火力朋克”,以冰雪白和精钢灰的配色,稳稳站立在一层展厅,仿佛瞬间将人们带入了科幻世界;而在展厅深处,观众可以走进数实结合的模拟空间站,在这里,既能像科学家一样在太空进行实验,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也能像宇航员一样体验从太空遥望地球的震撼场景。
这个主打科幻产业的创新园区,自2022年挂牌运营以来,产业集聚已初见成效。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商业化总监贾琢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130余家企业落户注册,这些企业广泛覆盖了科幻产业的各个方面。
为了加快形成创新生态,园区搭建了10个共性平台,其中包括5G和AR平台、数字人平台、科幻版权专利池平台、3D声学平台等。此外,园区还引入了一批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借助这些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展厅旁,全景声咖啡厅常常座无虚席。全景声科技创始人兼CEO潘兴德介绍,公司于2022年7月搬到首钢园,是第一家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该企业利用空间计算的底层技术,主要为电影、手机、汽车等场景提供三维全景声生态级解决方案,能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细腻的听觉体验。咖啡厅最初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后来逐渐成为整个创新中心的共享空间。在这里,大家经常一边喝咖啡,一边交流创新想法、洽谈合作事宜。
“一栋楼内形成上下游合作的关系。这种产业聚集效应,对我们的吸引力非常大!”潘兴德感慨道。企业间相互碰撞交流,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在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近几年,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今年收入规模有望突破1亿元。
一处园区就形成一个产业生态
人体由细胞构成,生老病死都与细胞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细胞治疗已成为现代再生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望为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开辟新的途径。
今年1月2日,全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批准上市,这背后离不开华龛生物的深度参与。这款药品使用的,正是华龛生物潜心多年研发的三维细胞培养工艺及全线产品。
位于杏石口路88号益园文创基地B区的华龛生物,是科学家创业的典型企业。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杜亚楠介绍,传统的细胞培养生产方式依靠实验员手工操作,效率低下,质量也不稳定。而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了单人操控智能设备,让细胞能够进行“工厂化”培养。
这就如同在一个大型发酵罐里规模化生产细胞,一次就能培养千亿量级的细胞。这种颠覆性技术培养的细胞,数量更多,质量更加稳定,对于药物生产来说至关重要。
在益园,有做基因检测的企业,可帮助检测细胞质量;有生产冻存液的企业,能满足细胞的存储需求;同一栋楼里,还有一家做免疫细胞治疗的企业……在杜亚楠看来,仅仅益园这个园区,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生态,充分体现了中关村的产业链聚集效应。
“企业扎根中关村发展的一大好处是,在非常近的距离内就能找到很多需要合作的人,大家相互支持。”他认为,这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多项科技金融服务探索引领全国
创新离不开大量的研发投入,对资金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通过创业投资、科技信贷、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一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在创业投资方面,北京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初始总规模达千亿元,围绕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新材料等高精尖领域开展直接投资。目前已投资决策项目178个,投资金额约181亿元。
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北京推出了一系列引领全国的探索举措:设立全国首只聚焦硬科技领域投资的政府投资母基金——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目前已合作子基金63只,累计投资1300多家企业,投资金额约470亿元。
为了让“耐心资本”陪伴企业成长,北京还设立了全国首只全部由社保基金出资的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目前已投资决策16个项目,决策金额超27亿元。
科技信贷支持创新的力度也将持续加大。记者获悉,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多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为科创企业新增5500亿元授信额度,新增服务授信企业超过1万家。
北京还将持续实施“育英计划”等企业挂牌上市培育计划,助推高新技术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目前,北京的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在全国总数占比均接近10%,形成了资本市场的“中关村板块”。
本文展示了北京中关村在产业集聚和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的积极作为。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和益园文创基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同时,北京通过多种科技金融服务举措,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助力北京构建具有全球创新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