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马见证:视障跑手挑战自我的动人之旅

黑暗跑团武汉站的视障跑手们参加汉马的故事,着重描绘了视障女孩刘雅倩第一次参加汉马虽未在关门时间内完赛,但坚持跑完全程的过程,展现了视障跑手们挑战自我、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陪跑员们的无私陪伴和支持。

在如烟细雨的温柔笼罩下,一路繁花似锦,仿佛在为每一个怀揣热爱的人铺就前行的道路。

3月23日上午10时左右,在热闹非凡的武汉首义广场上,黑暗跑团武汉站的跑友们满脸兴奋,他们翘首以盼,准备和完赛的选手一一击掌,分享那份胜利的喜悦。

其中,徐金泽格外专注地等待着刘雅倩。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赛道关门时间无情地到来,刘雅倩的身影依然没有出现在终点。

最终,刘雅倩比关门时间晚了20多分钟才到达。但她那一路坚持的步伐,从未有过丝毫停歇。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汉马,虽然结果不算完美,可她的眼神中没有一丝遗憾。

在黑暗里奔跑

黑暗跑团,从这个特别的名字就能大致猜到跑友们的身份。他们都是视障人士,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永远是一片深沉的黑暗,他们只能在这片黑暗中执着地奔跑。

所以,每一名视障跑手,都至少需要一名陪跑员在旁协助。而这些陪跑员,只能从汉马的中签选手中产生。

黑暗跑团武汉站成立于2024年5月12日,自成立以来,已经举行了40多期活动。每周日,他们都会相约在东湖绿道的梨园段进行跑步活动,跑步的距离正好与健康跑的13公里相近。

在平时的跑步训练中,视障跑手都会和陪跑员进行一对一的配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他们的安全。然而,汉马的中签规则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个现实难题:不是每一位中签的视障跑手,都能在跑团内匹配到一位陪跑员。

汉马见证:视障跑手挑战自我的动人之旅

刘雅倩(中)与陪跑员在5公里处合影

“去黄鹤楼打卡”成了跑下去的理由

刘雅倩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坚定的小目标,那就是坚决不上收容车。她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让其他小伙伴在终点看到我是被抬下车的。”然而,在奔跑的路上,她不止一次地听见收容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车上的小哥哥还“热情”地招呼落在后面的她:“如果跑不动,可以上车哟!”

每一次这样的召唤,都像是一声号角,让刘雅倩瞬间打起精神,咬着牙继续向前跑去。

健康跑赛段的沿途补给点,通常只有水供应,却没有食物。光喝水而没有食物补充能量,这让刘雅倩的体力逐渐跟不上节奏。当跑到8公里的补给点时,陪跑员刘婷心急如焚地向志愿者提出请求,能不能帮刘雅倩找一些吃的?两位善良的小哥哥小姐姐立刻打开自己配发的能量包,从中找到了两小根脆皮烤肠。及时的营养补充,让刘雅倩重新燃起了跑下去的动力。

在整个过程中,刘婷一直在刘雅倩身边不断地鼓劲加油,而刘雅倩也会反过来给刘婷打气。完成比赛,成了跑手和陪跑员共同的心愿。刘婷还为刘雅倩设定了另一个小目标,跑到10公里处打卡拍照。这个点位正好位于长江大桥上,正对着黄鹤楼。“去黄鹤楼打卡”,就这样成了鼓励刘雅倩坚持跑下去的强大理由。

汉马见证:视障跑手挑战自我的动人之旅

刘雅倩(中)在刘婷(左)的带领下终于跑到了黄鹤楼打卡点

当刘雅倩还在赛道上奋力坚持的时候,其他的视障跑手们已经陆续到达终点。郭周和李敏都是在跑团内陪跑员的带领下顺利完成赛事,拿到了完赛奖牌。陪跑员田培开心地举着自己的完赛奖牌,让视障跑友们都来摸一摸奖牌的样子。田培是一位听障跑手,他虽然听不见观众热情的呐喊声,但他能清晰地看到前进的方向;而郭周虽然看不见赛道上的盛大景象,但他能真切地听见周围的加油鼓劲声。他说,这样热烈的氛围让他“心率上升,热血沸腾”。

对视障跑手们来说,汉马或许是他们经历过的同行者最多的一场赛事。陪跑员储佳怡在起跑阶段就遇到了麻烦,原本应该跑在跑手前方的她,因为现场太过拥挤,一度让视障跑手跑到了她的前面。不过,她很快就冷静下来,找到空间调整好了位置。观众们的热情也让这位18岁的大一学生跑出了个人的最好状态,成功带领她的搭档顺利通过了终点。

当刘雅倩终于跑过终点时,由于已经过了关门时间,她和陪跑员都没能获得完赛奖牌。但刘雅倩的脸上没有一丝遗憾,因为她依靠自己坚强的双腿跑完了第一次汉马。

同行的其他陪跑员们,被她的坚持和勇气所打动,纷纷将自己的完赛奖牌送给了刘雅倩,这是他们向她表达敬佩的一种方式。

本文通过讲述黑暗跑团武汉站视障跑手参加汉马的故事,特别是刘雅倩坚持跑完第一次汉马的经历,展现了视障跑手们挑战自我、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陪跑员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在赛场上克服重重困难,用行动诠释了对跑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精神令人动容和敬佩。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198.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