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邂逅种子:智慧育种为“中国粮”注入新活力

本文围绕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展开,介绍了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探讨了AI与种子结合助力培育“超级品种”的情况,展示了智慧育种的成果与应用,也指出了我国智能育种存在的差距,并强调要加快智慧育种技术运用,保障粮食安全。

AI邂逅种子:智慧育种为“中国粮”注入新活力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内,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碌地进行收种工作。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可不简单,它们既承载着古老农耕文明传承下来的农学智慧,又蕴含着未来科学技术实现新突破的无限可能。

3月20日至23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盛大举办。在此次大会上,智慧育种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议题。业内众多人士满心期待着智慧育种能够成功破译“基因密码”,从而开启种业创新的全新赛道。

“南繁硅谷”作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攻关的核心平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相关估算,我国新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超过70%都经过了南繁选育。

在当今时代,千行百业都在积极拥抱AI。当AI与种子相遇,它能否助力培育出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的“超级品种”呢?高产一直是育种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如今,人们对一粒好种子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它不仅要实现高产,还要保证稳产;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需要具备更强的耐逆性;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要能够高效利用能量,做到与资源环境友好共生。

植物虽不会言语,但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低语”,而科技则如同一位耐心的“聆听者”。每一片叶子的卷曲、每一粒种子的饱满,都像是它们在诉说着成长的故事。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提出了“智能品种智能创造”的新颖观点。这一观点倡导集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培育出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品种,为种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则认为,作物的农艺性状繁多复杂,要想深入了解这些性状背后的原理,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就需要借助算力和算法来挖掘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联,并以此为基础整合优异性状。同时,与传统的“小作坊式”育种方式不同,智慧育种需要以工业化的思路汇聚大量的资源。

如今,AI育种、智慧育种正逐步从理论走向现实。在种子大会的室内展览数字大屏上,智慧育种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40多家参展单位纷纷拿出了各自的新鲜科技和看家品种,展示了智慧育种的强大实力。

在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坐在电脑前通过“云”端管理农田已经成为现实。只需点开中国南繁硅谷数字化产业全景图,就可以精准获取各个基地的育种研发、良种繁制等详细情况。科研人员还能通过遥感传回的信息,实时掌握该基地的异常区分析和植物冠层含水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数据采集智能转型、生物数据整合创新、智能算法效能跃升,这些因素共同构建出了全新的育种场景。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发布了首个种业大语言模型“丰登”;中国农科院科研团队开发的算法能够精准预测作物表型,计算时间比传统统计模型大幅缩短了290倍;中种集团发布了“玉米品种晋级与精准定位决策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品种优劣势分析和适宜种植区域的精准定位。

智慧赋能之下,良种的诞生变得更具可预期性。以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为例,以往往往需要测交成千上万个组合才能选出1个强优势组合。而如今,“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副院长李慧慧表示,依托全基因组杂种优势预测模型,筛选出的一些组合已顺利进入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

经过多年的南繁育种实践,我国农业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系。未来,“南繁硅谷”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培育出更多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小麦新品种。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智能育种虽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与跨国种业巨头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大数据育种平台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智能育种的商业化发展有待取得突破。此外,海量的育种数据尚未实现互联互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智慧大脑”算力与算法的充分释放。

正如钱前所说:“要加快运用智慧育种技术选育具有高产、优质、耐逆等特点的‘超级品种’。”我们要借力数字技术的驱动,不断为中国农业的“芯片”进行升级迭代,确保“中国碗”能够稳稳当当地装满“中国粮”。

本文介绍了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阐述了智慧育种的意义、相关院士观点、成果应用等内容,同时指出我国智能育种存在的差距,强调要加快智慧育种技术运用,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463.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