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人野外调查新发现:最大史前阿舍利手斧震撼登场

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了一件长57.2厘米的标准阿舍利手斧,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史前阿舍利手斧,其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了一些学术论断,为人类起源和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83岁老人野外调查新发现:最大史前阿舍利手斧震撼登场

这是手斧的正面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日前,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在野外进行调查工作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发现了一件长度达到57.2厘米的两面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长度可比权威杂志《世界考古·考古动态》公布的中东沙漠“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两面器(51.3厘米)”还要长5.9厘米,实在是让人惊叹。

依据类型学,并按照石器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推测,周兴华经过仔细判断,认定这件两面器属于标准的阿舍利手斧。它的具体尺寸为通长57.2厘米,最大宽度达到了12.6厘米,厚度为7.1厘米,重量更是有5284克。毫无疑问,它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史前阿舍利手斧。

这件手斧的发现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马鬃山南部疏勒河北面,这里的地貌是荒漠戈壁。在手斧所在的地表,到处都散布着用黑曜石打制的各种物品,有大小不一的石器、石核、碎石、石片以及石块等。周兴华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表遗物情况推测,这里应该是一处史前的石器打制场。

从这件打制的手斧制作工艺来看,它是由黑曜石精心打制而成的。手斧的一端被细致地修整为扁平弧形刃,另一端则被修整为尖状刃。其两头向前、后端聚尖,两侧两面的片疤相交形成了锯齿刃,而且刃缘还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更令人称奇的是,手斧的正反两面和左右两侧基本是对称的,工艺十分精湛。

周兴华如今已经83岁高龄了,退休之后他依然坚持野外调查工作,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他认为中卫长流水旧石器遗址至河西走廊马鬃山是一个重型石器分布带,并且在这些年里陆续发现了许多砍砸器、阿舍利手斧等重型石器。

周兴华还指出,宁夏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此次发现的巨型手斧与在长流水遗址地表发现的重型石器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这进一步证明了宁夏及西北地区在旧石器早期就已经有人类活动,这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这件巨型手斧其对称性、刃缘修整水平与非洲、欧洲同类器物相当,这直接打破了“莫维斯线理论”中关于中国等东亚地区属于没有阿舍利手斧的“落后文化圈”的论断,同时也打破了部分学者认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西北地区没有阿舍利手斧等重型石器的论断。

周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舍利手斧代表了古人类进化到直立人时期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根据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发展规律与类型推测,这件巨型手斧(两面器)应当为旧石器早期人类遗物,它为探索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起源、智能、技术、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考证据。对于前溯宁夏及西北地区史前史,探索中华民族发祥地,研究东西方史前文化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3岁的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在野外调查时发现迄今最大史前阿舍利手斧的事件。介绍了手斧的尺寸、发现地、制作工艺等情况,还阐述了该发现证明宁夏及西北在旧石器早期有人类活动,打破了相关学术论断,对人类起源和史前文化研究意义重大。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538.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